在新冠疫情对全球医药供应链产生强烈冲击背景下,国内造影剂龙头的司太立(603520)在疫情的考验中延续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为投资者呈现一张高分答卷。
8月27日晚间,司太立发布2020年半年度。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0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9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2%,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19个百分点。
需求上升产能扩充有保障
2020上半年,司太立以围绕“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产业链升级的发展战略,坚持深耕X射线非离子型造影剂领域。
中报显示,司太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为主的X射线碘造影剂产品和以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为主的奎诺酮类抗菌药的原料药企业。公司还储备、研发了碘普罗胺、碘佛醇、碘美普尔等造影剂原料药的研究开发。公司积极向下游发展,已经向国家药品评审中心递交了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的制剂品种的申报文件,力争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
公司表示,2020上半年,产品销售量增加以及继续增加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比重的销售策略,提高了毛利率和业绩表现。新冠疫情的影响加大了各级医疗机构对CT的使用,公司X射线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原料药主要产品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的增长都比较明显。
公司积极开展下游制剂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司太立分别获得碘帕醇射射液、碘海醇注射液的制剂批件,碘克沙醇注射液也于2020年8月获批,标志着公司发展X射线非离子型造影剂产业链一体化战略的实现。公司“江西中间体-浙江原料药-上海制剂”的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公司产业一体化优势,保证产品从起始物料到产成品的成本控制,形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
除了自制制剂之外,公司还在制剂商业化方面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药企展开合作,报告期内,公司与恒瑞医药就碘帕醇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上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资料显示,碘帕醇系国内主流X射线非离子型造影剂,2019年销售额约为15.13亿元,市场占比约11%;当前碘帕醇制剂原研企业Bracco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机构预测,如果公司与恒瑞的合作顺利,碘帕醇、碘海醇在2022年合计销售额有望达到15亿元左右,对应公司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
为应对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035吨造影剂二期项目”已顺利投入运营,扩大了公司原料药产能规模。目前新产能正在依据境内外医药法规要求,尚需一定时间完成生产体系和产品认证。公司原料药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成长性在新产能的释放下得到保障。
在原料药中间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子公司海神制药剩余少数股权的收购,海神制药“年产1500吨碘化物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为公司新能产原料药所需的中间体供应提供稳定保障。今年8月初,公司拟以募集资金向海神制药增资1.32亿元。在仙居碘海醇生产暂时停产的情况下,海神项目将有力保障公司全年产销能按既定目标实现。
定增扩产迎接市场需求
造影剂是为了增强医学影像观察而通过注入或服用进入人体的化学制品,主要应用于心血管、肿瘤等疾病。根据造影原理不同,造影剂分为X射线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和超声造影剂。其中,X射线造影剂中的碘造影剂为主流产品,是公司的优势领域。
公司除了深耕X射线造影剂之外,还计划对核磁造影剂和超声造影剂进行探索布局。中报显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对核磁造影剂钆贝普胺的研发注册,力争在核磁造影领域取得突破。
造影剂的使用依托于造影设备量的提升。基于较高的国民收入和造影设备的渗透率,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造影剂的传统大市场,其中美国约占全球造影剂市场总值的37.63%,欧洲约占28.8%。国内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需求提升的推动下,国内造影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主要X射线造影剂品种合计市场规模139.45亿元,其中碘克沙醇49.71亿元、碘海醇27.09亿元、碘佛醇17.56亿元、碘帕醇15.9亿元。随着进口替代和产品升级,预计到2022年国内造影剂市场有望突破270亿元。
今年7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6.72亿元,募投项目积极推动公司产品品类,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扩充公司产品线、夯实公司主营业务。其中,年产1500吨碘化物项目和年产1200吨三碘异肽酰氯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和延伸碘造影剂产业链,5吨钆贝普胺造影剂原料药有助于公司向核磁造影剂领域延伸,年产195吨定制医药中间体项目可丰富产品线,提升公司品种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公司公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71名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91.47万股,授予价格为39.5元/股;业绩考核条件以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2020~2022年增长分别不低于40%、90%和190%。按照最低达标条件计算,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35.71%、52.63%。高解锁条件,充分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长远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