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海产权交易所获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下称基金公司)再度挂牌其所持贵州大沙河旅游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贵州大沙河公司)股权,挂牌价格为5604.7万元。
股权结构显示,基金公司持有贵州大沙河公司73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2.74%。按照此挂牌价格测算,贵州大沙河公司100%股权的估值约为4.4亿元。
官网资料显示,基金公司由国家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设立,于2014年6月6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8亿元。该公司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对贫困地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投资,主要形式为股权投资。
2016年9月30日,基金公司与贵州大沙河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投资区域为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大沙河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注册资本为5.73亿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为20.77亿元,净资产为4.56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贵州大沙河公司主要负责的项目为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该项目作为黔渝两地合作开发标杆示范项目,占地约60平方公里,涵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教育、医疗等产业,总投资达3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名豪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投资方。
股权结构进一步显示,贵州大沙河公司逾80%的股权由重庆名豪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持有——重庆市名豪实业集团城口县有限公司、重庆名豪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名豪实业(集团)百货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8.87%、20.94%、17.45%。
不过,作为毗邻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旅游开发项目,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曾在2019年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
2019年5月10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向贵州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时表示,贵州有关部门、遵义市及道真县对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生态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问题。
据悉,2018年11月8日至11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遵义市道真县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现场检查发现,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目前仍然存在违规旅游开发项目。督察组发现,2014年5月,道真县政府与重庆名豪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大沙河仡佬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明确包含芭蕉山茶山、野人谷等区域在内的开发范围,总面积约53000亩,该区域涉及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部分核心区、缓冲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并非基金公司首次挂牌转让贵州大沙河公司股份。
2019年11月27日,该公司便已于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所持贵州大沙河公司全部股份,彼时挂牌价格为6919.37万元。不过,未在信息披露有效期内寻找到意向受让方。
2020年1月22日,基金公司二度挂牌股权项目,挂牌价格也下调至6227.44万元,但仍未寻获受让方。
眼下,基金公司第三次挂牌,价格大幅下调600多万元,以增加吸引力。
实际上,对于转让标的公司贵州大沙河公司而言,除了涉嫌违规开发外,该公司目前仍处在亏损之中。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大沙河公司亏损354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