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王者”百草枯可能要有解药了。
数十年来,百草枯地位十分尴尬——一方面,其以见效快、污染小等优势,成为全球第二大除草剂,畅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及数十亿农民;但另一方面,因其剧毒、无特效解药导致高死亡率,也被二十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众多专家、学者也在围绕百草枯解毒剂展开研究。
近日,一家生产百草枯的A股上市公司宣布,要推动研发百草枯解毒剂。根据这家公司的公告,目前解毒剂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确证已经完成,且合成路线和工艺已经验证确定,达到了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的研究阶段,后续所有研发流程预计则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
“该药物属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临床急需的急救药物;同时,它也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原创新药和罕见病用药。”这家公司说道。
这一次,困扰人类几十年的难题会迎刃而解吗?
在动物试验阶段呈现良好效果
要推动研发百草枯解毒剂的公司有个“响亮”的名字:红太阳。
3月24日,红太阳(00052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增资控股海南坤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宁生物),共同合作开发百草枯特效解毒剂,投资总金额暂定2639万元。根据双方协议,新增投资将全部用于百草枯特效解毒剂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以期尽快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坤宁生物作为研发主体,成立仅一年且暂无营收。公开信息显示,坤宁生物成立于2019年3月6日,法定代表人为张钢均,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9年公司营收为0,净亏损6.25亿元。公告称,这是专为百草枯等吡啶类除草剂特效解毒剂从科研优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到产业化生产等设立的特效解毒剂专业高科技公司。
4月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上张钢钧本人,他在电话中表示,就百草枯解毒剂的研发,坤宁生物已与红太阳达成合作,具体信息需要红太阳方面统一发布。
不过,张钢钧向记者透露,该解毒剂在动物试验阶段呈现良好效果,距离上临床预计还需一年多的时间。
红太阳在投资公告中具体介绍了该百草枯解毒剂的动物试验效果:百草枯解毒剂经过原研单位、海南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年多、多组别、数百只动物实验,在染毒SD大鼠、比格犬数倍于百草枯致死性中毒剂量下,2、4、6小时后给予解毒剂灌胃,大鼠及比格犬30天生存率平均高达95%以上,而未解毒对照组全部死亡。红太阳表示,其针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良好的成药前景。
此外,红太阳相关公告显示,上述百草枯解毒剂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请求权,包括但不限于一种百草枯快速解毒液及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5944279 B)、一种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特异性解毒药物(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908879.2),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后续所有衍生专利。
完成研发流程尚需时日
我国已于2016年7月禁止销售和使用百草枯水剂。红太阳官网信息也显示,其百草枯产品专供出口。
百草枯中毒死亡率可高达50%~80%,高剂量爆发性中毒的死亡率接近100%。目前全球范围内无特异性解毒药物。
由此,红太阳的这一笔投资自然也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3月31日晚间,红太阳发布了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对百草枯解毒剂当前所处的具体研发阶段和工作进展、百草枯解毒剂项目技术攻关主要难点和风险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红太阳表示,海南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对染毒和解毒实验动物进行了解剖和详细病理组织对比观察、多项生理指标检测,发现该解毒剂不仅可以迅速与体内的百草枯反应,使其失去毒性,明显降低血液、尿液和组织中百草枯浓度,阻止其对肝、肾、肺脏等多器官损害,同时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物质对抗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细胞内丙二醛产生,保护细胞线粒体功能,从而大幅提高实验动物的生存率,解毒后未处死的实验动物已经正常存活一年多时间无碍。
由此,药物研发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动物体内得到了有效验证。由于该解毒剂主要直接作用于毒物而非人体自身靶点,结合哺乳动物相同的中毒机理和该解毒剂作用机制,研究人员预判,在未来的人体试验中,该解毒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较高概率能够得到重现。
红太阳还称,百草枯解毒剂研发的最大难点,在于发现或设计出能够迅速中和百草枯毒性,而该解毒剂是自身毒性很低或无毒的分子,二者结合后的新分子也要求无毒或低毒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恰恰发现并设计出了满足此类所有条件的分子,解决了药物发现中的最大技术难点,因此后续面临的开发风险相对较低,主要是质量控制风险、人体临床试验意外失败等风险。
红太阳介绍,后续将开展进一步的质量研究、制剂研究和稳定性研究、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临床试验批件、人体临床试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注册批件,方可最终规模化生产并用于救治中毒患者。
从目前开始计算,百草枯解毒剂后续所有研发流程预计需要2~3年左右。
而针对研发主体坤宁生物是否具备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能力的问题,红太阳回复表示,坤宁生物后续研发将采用合同外包形式,这是轻资产科技型创新药物开发公司通用的开发模式。因此,坤宁生物无需要自建研发场地、购置研发设备等,只需配备若干名熟悉创新药开发流程、法规及技术要求的资深技术及管理团队,由团队具体负责与合同研究组织的沟通、协调、指导及督促等工作。
解毒剂成分系我国自主创新
张钢钧向记者介绍,相关研究此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导。“我们是一年多以前开始接触这个研究的,产生了产业化的想法。当时看到他们在做动物试验,就等了段时间,后来开始注册公司,跟原研单位谈合作,所以去年主要还是一个准备过程,包括融资和招团队等。今年加上红太阳的融资,我们就可以继续推进这个事情了。”
红太阳在公告中也介绍,百草枯解毒剂的药用活性成分,是一个完全由我国自主创新的特定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直属科研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研究百草枯土壤残留过程中首次实现人工合成,且通过微生物还原法和化学合成法两种不同路径分别得到了相同结构的特定小分子化合物。
张钢钧补充表示:“现在(研究)只能说是看到希望和曙光,其实这个研究早期不是特意针对药物开发的,专家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降解土壤中的百草枯污染,但在研究过程中受到启发,所以去有意识地设计合成了这个分子,发现对人的意义更大。因为要降解土壤里的农药残留用量很大,农民也不一定愿意做减少农药残留这方面的事情,市场推广是有难度的。而在人用这方面,虽然中国禁用百草枯,但很难做到全面禁止,还是有人在偷偷使用,国外也还有一百多个国家在用。”
红太阳2019半年报显示,公司的生化百草枯产业链在国内产能最大。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若上述解毒剂研发成功,有望结束世界范围内百草枯等吡啶类除草剂60多年来无解毒药的历史,更安全健康地让百草枯这一高科技产品发挥最大效能。
针对研发投入问题,公司在回复公告中表示,将采取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投入资金的方式,若后续项目过程中遇到不可逾越的技术或审批障碍,公司随时有权终止对该项目的后续投入,因此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注意到,对于这项“利国利民、惠及全球、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红太阳的股价表现却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从发布公告后的3月24日至4月1日,公司股价并未出现明显异动,仅累计上涨10.39%。围绕研发失败风险、对百草枯解毒剂的市场预期等方面问题,记者于4月1日多次致电红太阳方面,但截至发稿,对方电话均无人接听。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