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迪威尔”)获上交所问询,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866.7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2019年10月,上交所受理了迪威尔科创板上市申请。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披露,迪威尔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设备专用件的供应商,目前已形成以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深海设备专用件、压裂设备专用件及钻采设备专用件为主的四大产品系列,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主要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高压流体输送等油气设备领域。
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下称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012万元、50253万元、69389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6.56万元、5187.73万元、9394.22万元。
此次迪威尔改道科创板,上市的道路似乎并不会轻松。
研发投入不具“科创属性”
3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明确了“3+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企业如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其中,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3项常规指标分别是“研发投入金额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发明专利”、“营业收入或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如下图)。
以“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在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这一条件来审视迪威尔,其并不具备科创属性。
从招股书申报稿及公司在回复问询时更新的2019年财务信息披露数据来看,报告期内,迪威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012万元、50253万元和69389万元。但公司的研发投入却与营业收入的逐年攀升并不匹配。报告期内,迪威尔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22.62万元、1534.13万元及2886.5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1%、3.05%及4.16%。
据此计算,迪威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5443.26万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仅为3.54%,这与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一项的“6000万元或5%”的标准相去甚远。
“折戟”历史或将重演?
原油价格变动趋势与油气行业景气度、全球油田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的变动相一致。作为油服勘探行业设备商的迪威尔也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坦言,从总体上看,公司营业收入变动与油气行业景气度变动趋势基本相吻合。公司报告期内对油气行业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13%、98.06%和98.66%。
实际上,早在2014年的11月,迪威尔就宣布闯关创业板并正式提交招股说明书,但其上市进程在2016年9月被证监会终止审查。证监会认为,迪威尔主要存在的问题为:“2014年三季度以来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油气设备专用件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因此发行人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且预计在2016年度无法改善。”
2014年9月开始原油价格走低,至2016年1月下跌至26美元/桶。迪威尔曾在彼时公开表示,当时IPO申请并没有被否决,而是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也是出于对当时业绩的考量。
恐怕迪威尔自己也没想到,在公司“卧薪尝胆”三年后,再次冲击资本市场之际,命运又跟它开了一个玩笑。今年3月份以来,一场石油价格战打响,国际原油价格多次跌破20美元/桶,国际产油巨头之间的分歧暂时仍未看到解决的曙光。
此外,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也影响了世界各国对原油的需求,随着疫情在主要原油开采国的影响不断深化,原油开采、陆上运输、港口装卸等都遭受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对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要求也越来越高。
疫情因素对迪威尔油气设备专用件设备出口业务影响几何?大众证券报记者试图联系公司采访,但对方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却对科创板情有独钟,“看天吃饭”又被上游市场重锤,迪威尔能否如愿登陆A股,大众证券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