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65.56亿元,同比增长56.5%;实现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
餐厅经营是海底捞主要营收每1.2天开1家新店
海底捞收入主要由海底捞餐厅经营、其他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构成。其中,餐厅经营一直是海底捞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均占其营业收入的 95%以上,但逐年下降,2019年餐厅经营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6.44%,为 256.10 亿元,同比增长55.29%。这主要归功于2019年新开的308间海底捞餐厅。在 2019 年,海底捞新开门店 308 家,也就是大约每1.2天开1家新店,门店总数达到 768 家,同比增长 64.8%,与 2018 年的增长率 70.7% 相比有所下降。
翻台率出现拐点预警市场可能饱和
不过,漂亮的成绩单也难掩增长瓶颈。大量的新门店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翻台率下降。翻台率一向是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优于同行的指标,其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翻台率分别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2019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下降为4.8次/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杨慧辉指出,翻台率反映一张餐桌能服务几波客人,餐桌的利用率越高,单桌贡献的盈利越多。在 2019 年年报中,海底捞的翻台率由去年的 5.0 降到了 4.8,这是海底捞公布的财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下滑。翻台率已经开始出现拐点,特别是 2019 年新开店的翻台率降至 4.1,预警市场可能饱和。
熄火近50天营收高速增长或难保持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新冠疫情几乎打垮了餐饮业,也给海底捞蒙上一层未知的阴影。受疫情影响,公司旗下门店 2020 年 1 月 26 日起停业,2 月 15 日起外卖恢复、3 月 12 日起堂食陆续复业,按此计算海底捞堂食业务 1 季度停摆近 50 天。据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研报,判断疫情估计为海底捞 2020 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 50.4 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 5.8 亿元。杨慧辉坦言,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海底捞超过50%的营收高速增长在2020 年实现难度加大。
账面现金充裕疫情后公司仍有增长空间
当然,业内也对海底捞的未来前景给予了肯定。杨慧辉教授认为,与 2018 年度相比,公司 2019 年度的经营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利用及财务风险控制能力都较为稳定。虽然餐饮业受疫情的冲击较大,但是从 2019 年的财务状况表上看,海底捞的账面现金充裕,现金资产有 40 亿,在公司稳定的经营获利营运能力、负债利用及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下,加上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 21 亿元,有助于其扩张继续。再配合 2020 年公司战略主要包括:继续提高餐厅密度,拓展餐厅覆盖地区;提升顾客就餐体验,精进服务能力、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加大研发力度,优化业务管理系统和智能餐厅技术;收购优质资源,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公司在疫情后仍具有发展空间、增长红利以及扩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