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充电  东莞  app开发 

远洋集团手握336亿元现金 启动五期战略聚焦开发主业

   日期:2020-03-27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69    
核心提示:  想要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化的市场中寻求确定性发展,保证现金流安全是第一要务。   过去两年,每天将销售额上报给集团已成为房企常规经营动作,以销售额为主导的KPI考

  想要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化的市场中寻求确定性发展,保证现金流安全是第一要务。

  过去两年,每天将销售额上报给集团已成为房企常规经营动作,以销售额为主导的KPI考核体系也在重组,不少房企已将回款、利润和品质纳入KPI考核体系,无疑,这是房企在买方市场时代中的主动变革。

  “抓回款”亦是远洋集团过去一年的重点工作,且已取得成效。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1300亿元,同比增长19%;销售回款786亿元,同比提升16%。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远洋集团也做到了“晴天补屋顶”。

  今年疫情突然来袭,远洋方面表示,疫情对地产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远洋依旧对市场充满信心。2020年,远洋集团内部已重新分析疫后市场需求变化,评估发展模式,启动全新五期战略,以“建筑健康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战略愿景,致力于成为以投资开发为主业, 发展开发相关新业务的综合型实业公司。

  深耕五大城市群

  根据远洋集团收入结转情况,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3亿元,相比2018年的414.2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润同比增长23%至102.2亿元,毛利润率与2018年持平。

  在2019年1300亿元的销售额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分别贡献 36%、22%、17%和 14%,近90%协议销售额来自五大城市群。同时,远洋集团以快周转的适销产品为主,住宅类占比达 83%,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年调整,远洋集团目前的投资布局城市较为平衡合理,在备货增储方面,2019年,远洋集团的投资节奏有所放缓,但均好性相对较好。

  财报显示,2019年,远洋集团购入34幅土地及3个成熟项目。从整体土地储备区域结构来看,远洋集团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区域土地储备在过往四年均保持高复合增长率,未来将继续围绕五大城市群及核心二线城市深耕。

  有业内人士称,作为千亿量级房企,接下来公司或将充分利用低廉的融资成本优势,运用资本手段储备“粮食”,再伺机在公开市场或存量市场拿地,比如考虑加大非京津冀地区的投资布局,为以后公司销售的增长提供动力。

  在手现金充分覆盖短期债务

  过去一年是房地产市场颇为低潮的一年,不少房企资金链全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这也是个别房企此前花两年迅猛扩张而却在一夜间倒下的症结。

  面对马上到来的2020年7月份的还债高峰期,不少房企是“慌”的,底气不足来自在手现金与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比捉襟见肘。在这一方面,远洋集团的心态则颇为轻松。

  财报显示,2019年,远洋集团持有现金335.66亿元,1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为93亿元,较年初下降39.7%,现金短债比达到3.61,偿债能力高于TOP30房企以及行业平均水平。综合近三年现金短债比情况来看,持续上升,持有现金充裕。在长短债比方面,2019年达到8.03,主要是由于短债大幅下降所致,债务结构进一步改善。

  有业内人士称,由于远洋集团的债务结构稳健,融资成本较低,手持现金较为充足, 虽然2019年净负债率达到76.73%,但预期未来其净负债率将会有所控制,资金安全度保持较好水平。

  五期战略聚焦开发主业

  资金安全之外,接下来的远洋考虑的是,在35家房企已迈入千亿阵营后的后千亿时代,结合自身优势,未来三年乃至五年将如何发展。

  实际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疫情袭来之后,三、四线城市销售市场流动性弱,这让金融机构在针对疫情背景下避险策略和未来投资方面,更看重布局一、二线城市及重点城市群的房企。

  针对疫情后的发展模式,无论是搭建大运营体系,还是在产品上下功夫,不少房企都多多少少有所改变,远洋集团也做了深度思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根据集团既定步伐以及疫后中国经济以及地产行业整体环境的改变,远洋集团今年正式启动五期战略。这个五期战略向外界传达了几个信息,第一,远洋将更聚焦开发主业,实现有质量的规模增长;第二,面向未来企业运营,加强关键能力建设;第三,强调与股东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可持续价值的创造。

  整体来看,2020 年,远洋集团将聚焦主业、聚焦发展、聚焦效益,持续精细化管理,在确保财务状况稳健的原则下,通过提高投资标准、坚持城市深耕、加快周转等策略,用建筑健康的理念和产品赢得市场,着力满足后疫情时代的市场需求,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利润创造能力,在保持开发主业高量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新业务的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