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项目、68台车、1000多项试验、试验里程60多万公里,这是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山鹰队这个冬季必须完成的高寒试验硬指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原本计划的试验进度无法保障。
“我们申请复工开展高寒试验!”2月初,山鹰队队长赵英军发出了誓保公司“军令状”项目的请战申请。在做好防护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赵英军和另外两名队员北上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2号寒区基地抢战重点项目试验进度。
争分夺秒抢时间试验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抢时间!”赵英军说,在水库冰雪面上“抢”适应性试验里程是他们团队最重要的“战斗”。由于冬季试验的必要性和试验条件的时效性,一旦错过这个冬季,将影响数个重要项目的研发进度。
2月5日,2号寒区基地正式复工。在这里,山鹰队队员需要利用水库冰面进行汽车的适应性、低附标定试验。从早晨7点开始,人员两班倒工作,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试验在争分夺秒中热火朝天进行。
湖面一圈将近5公里,一天要保证跑完350公里以上,就意味着要在湖面至少跑70圈,还要完成规范要求的卵石路、ABS路、低附路等复杂路况。“人都会转晕的”,赵英军笑着说。早7点到晚11点多,他们就在冰面上“飘着”,没有维修工人,就利用工具自己修;没有备件供应,就从暂时不用的车上拆;没有后勤支援,队员刘李望就充当起临时“炊事员”……随着试验的深入进行,冰面的雪被刨成了冰,行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就这样,在不停的“抢时间”中,恢复试验的项目从原来的3个平台拓展到7个平台。
重点项目试验恢复,其他项目的试验需求也要满足。为了争取更多的冬季时间,山鹰队随后又在北京延庆、呼伦贝尔牙克石分别开展试验项目,实现三地作战。在北京延庆,一开始由于计划临时调整,并没有符合试验要求的车辆,北汽新能源电池工程部和试制部的同事们就加紧车辆改制并投入试验;在呼伦贝尔牙克石,队员们一到现场就紧急梳理物流、场地、充电等资源排期,“气温有所回升,我们已经计划好夜间连轴转了!”试验部技术总师卜云峰坚定地说。
寒冬之下积蓄力量
疫情使原本寒冬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整车企业普遍受到较大影响,北汽新能源也不例外,但在北汽新能源看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正是“修炼内功”积蓄力量的时机。
为了将疫情对整车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复工工作,北汽新能源快速响应。据介绍,疫情发生后,北汽新能源生产管理部牵头成立生产基地疫情防控小组,确保基地人员疫情防控计划,加强防疫物资供给。复工以来,生产管理部需要每天协调经营管理部、采购管理部等部门召开包括生产基地及供应商在内的复工保障调度,确保生产计划有秩序落实。
在青岛,为确保2月23日某新产品顺利启动试制工作,追回疫情影响下焊装技改工作“失去”的两周时间,北汽新能源基地制造技术部的工程师们用“多点开工”的“巧干”,快速实现技改。在镇江,北汽新能源供应商质量管理团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与供应商的协同更加频繁、电话视频会议更加密集,通过制定细化到日的具体方案,目前供应商的状态正在逐渐恢复。
在整体经营层面,北汽新能源也做好了准备。北汽新能源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何章翔在复工后发布双“11”年度经营计划。何章翔表示,2020年是北汽新能源成立的第11年,同时也是新十年的起点。在这一年,北汽新能源要建设“1+1”两个硬核实力:打造研发硬核实力,回归技术本身、重新定义产品和出行;打造营销硬核实力,开拓终端市场、确保市场占有率第一。
具体来看,北汽新能源将从拓市场、去库存、降成本、强研发四个方面去实现今年的经营目标。“疫情使原本寒冬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公司全员要有共御寒冬,要做好过紧日子和苦日子的准备”,何章翔表示,将以研发技术降本和采购降本为着力点,撬动全业务链降本;合理规划产品开发计划,做到高质量开发,强化独立开发能力,重点在智能网联和平台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寒冬并不可怕,就像这次疫情,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会有彻底消灭疫情的那一天。”北汽新能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