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卖平台间的较量从未停止,但今日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消息还是不免让人产生遐想:外卖市场新一轮更强劲的“补贴大战”是否将要来临?而消费者更关心的则是能否从平台的较量中获益。
合并早有先兆
此前已获超30亿美元投资承诺
(12日)上午,阿里巴巴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阿里称其为对大消费领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本地生活服务已成为阿里生态战略的最新高地。
实际上,在外界看来,两者的合并并非偶然事件。今年4月,阿里完成对饿了么全资收购时,“饿了么与同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口碑是否会合并”就是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彼时,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饿了么和口碑是两项服务,未来是协作关系,共同给餐厅提供服务。
饿了么与口碑的合作可追溯到2016年4月,阿里入股饿了么之后,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就已由饿了么运营。
今年8月,阿里在其2019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透露,将设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控股公司,持有饿了么及口碑两大平台。同时,阿里宣布为该公司进行独立融资,目前已经收到了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阿里巴巴还表示,饿了么和口碑继续保持独立运营,从“到家”和“到店”两个场景合力,加速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新零售升级。
中新经纬在彼时报道中提到,设立控股公司,阿里意在给口碑和饿了么两大平台输送更多资源,使他们能够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抢占更多市场,发挥更大影响力。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设立控股公司,一方面可以使行动更加灵活,方便融资;另一方面有利于业务整合控制,便于协同。
而对于超30亿美元融资如何分配,当时阿里方面回应称,会根据两个业务的实际运营需求分配资金。
据了解,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与阿里生态内原有各个板块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在新零售、会员体系、营销、物流、金融等领域,围绕城市生活,都将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在即将开始的第十个天猫“双11”,本地生活服务将作为一支新军首次参与,使天猫“双11”进一步成为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全场景狂欢。
外卖市场将上演新一轮“补贴大战”?
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后,阿里接下来在外卖业务上的投入力度如何?12日中午,阿里方面对中新经纬表示,本地生活是阿里生态战略的重要部分。为了推动城市生活升级,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将不设限投入支持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饿了么CEO王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阿里对饿了么的投入无上限。
事实上,融入阿里生态的饿了么一直在极力同竞争对手争抢外卖市场份额。
今年4月,张旭豪透露,阿里巴巴CEO张勇对他说,饿了么这么多年一直和竞争对手拉不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在抢二楼”。“如今在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下,饿了么直接跑到了6楼,直接打在2楼的竞争对手。”他说。
据了解,此前,饿了么对美团外卖发起了一轮为期三个月(7月-9月)的30亿元补贴“夏季战役”,目标是拿到50%的市场份额。
如今,新公司成立,投资即将到来,是否意味着“夏季战役”过后,补贴仍将继续?“不设限投入”是否也意味着对用户补贴无上限?
目前来看,无论是美团外卖还是饿了么均未实现整体盈利。阿里对外卖市场的持续加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双方盈利那天不会很快到来,重装饿了么,阿里在外卖市场阻击美团的意图已相当明确。
马继华分析认为,目前外卖市场两强鼎力的格局已相当明确,而且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短期内谁也吃不掉谁。“外卖市场已经被证明是很难形成粘性的特殊战场,用户的忠诚度并不够,任何一家只要减少了补贴或者曝光度,份额就会下滑。”他说。言外之意,谁要想取得市场份额,只能加大补贴力度。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共享出行、还是外卖市场,他们关心的是能否从平台的补贴较量中获益。对此,或许能从网约车补贴大战中看出一些门道。网约车补贴大战中,消费者得到的只是蝇头小利,而当市场垄断一旦形成,不仅价格上涨,服务水平也随之下降。
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认为,此前多个行业的竞争显示出,消费者只是平台博弈的砝码,并不一定能成为切切实实的受益者。“消费者在行业持续的补贴下会形成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会有依赖性,但平台却极容易在形成寡头之后降低服务质量,提升价格。”李易说。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