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2018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2022  充电 

联储证券年内第四次踩雷 韬蕴资本本息7200万爽约

   日期:2018-10-12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47    
核心提示:  9月份联储证券资管产品聚诚1号宣布逾期兑付,该产品用于向韬蕴资本提供贷款,而募集资金投向了乐视和易到用车   都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然而,同类问题却在联储

  9月份联储证券资管产品聚诚1号宣布逾期兑付,该产品用于向韬蕴资本提供贷款,而募集资金投向了乐视和易到用车

  都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然而,同类问题却在联储证券反复上演。

  9月,联储证券的一纸逾期兑付公告,让这家券商年内第四只产品逾期浮出水面。

  在2018年经纪业务收入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发力资管业务往往成为券商谋求利润增长的普遍思路。不过,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如何做好风险控制也成为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而联储证券资管产品屡次逾期显然给业界敲响警钟。

  “傍大款”的产品也踩雷

  联储证券最新出现逾期问题的产品,与知名投资机构“韬蕴资本”有关。

  该券商发布的公告显示:“我司于2016年8月18日成立‘联储证券聚诚1号资产集合管理计划’(下称聚诚1号),项目总规模1.52亿元,共分三期,每期期限为24个月。聚诚1号投向由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下称西藏信托)发行的‘西藏信托—韬蕴资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优先级份额,信托计划资金用于向韬蕴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韬蕴资本)提供信托贷款,西藏信托代表信托计划与韬蕴资本签订《贷款合同》。”

  有投资人士告诉《投资时报》记者,从联储证券的公告来看,其成立的聚诚1号资管计划本质是将资金投给了韬蕴资本,由于证券公司并不能直接提供贷款,所以西藏信托的角色大抵相当于通道作用,至于通道的两端就是联储证券和韬蕴资本。

  韬蕴资本成立于2014年11月,注册资本两亿元人民币,目前管理着32只基金产品,曾有不少大手笔的投资,其中包括对乐视的巨额投资。

  记者了解到,在乙方代表西藏信托与韬蕴资本签署的《贷款合同》中已有约定,韬蕴资本作为债务人早在2018年7月19日就应偿还第一期信托贷款本金的10%部分(720万元);8月19日则应当偿还第一期信托贷款剩余本金及相应利息(6542.64万元),前后总共应偿付7262.64万元的资金。问题是,这些与韬蕴资本运作资金体量相比并不算大的资金,到现在仍未得到清还,这也就意味着联储证券的聚诚1号产品已发生实质性违约。

  对于此次聚诚1号出现的逾期兑付,联储证券曾向媒体表示,韬蕴资本募集到的资金投向了乐视和易到用车。韬蕴资本作为易到用车大股东,需要维持后者的运营,故没能按时归还资金。

  对于联储证券做出的上述解释,目前尚无韬蕴资本方面人士给出说法。但有消息人士指出,韬蕴资本在未偿还应付本息的同时仍在斥资对外收购。在这种情况下,有投资者认为联储证券对自己的产品资金流向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投资时报》记者同时了解到,早在2016年聚诚1号成立前,联储证券就对韬蕴资本的该融资项目发布过尽职调查报告。在该份报告中,联储证券指该项目还款来源有二:一是韬蕴资本及其关联公司投资项目收入,保守估计韬蕴资本及关联方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现金净流入金额约可达20亿元,可以完全覆盖本资管计划借款本息;二是抵押物处置收入,在相关风控措施中明确指出吴宝霞、乾宸百合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荆绍峰其名下位于北京核心地段的面积为5565.45平米价值约2.9亿元的写字楼出售收入,将作为该信托计划补充还款来源。

  尽职报告中联储证券预估韬蕴资本有20亿元的资金可以偿还本息,可事实是到期时连7千多万都未能给付。

  对于逾期问题后续如何解决,联储证券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违约发生后,联储证券已向融资人韬蕴资本发出《关于履行还款义务的催促函》,要求支付应付未付款项;向保证人发出《关于要求履行担保责任的通知函》,要求履行保证责任,偿还韬蕴资本未足额支付的款项;向抵押房屋所有权人发出《关于主张行使抵押权的通知函》。下一步联储证券还将继续与融资方、担保方、抵押人沟通协调,要求进一步增加增信措施。目前,联储证券已发起诉讼流程,在未能与融资人等相关各方达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尽快通过司法拍卖程序,处置抵押资产及融资人资产。抵押资产为多套北京商业物业,位置处于核心地带,按照当前资产价值来看,抵押资产处置后可以覆盖当前的债务。”

  业务发展与内控水平脱节

  此次聚诚1号出现逾期,对于联储证券而言已是今年内第四次重蹈覆辙。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此前“聚诚9号”曾踩雷*ST凯迪(000939.SZ),“聚诚15号”曾踩雷东方金钰(600086.SH),“聚诚16号”曾踩雷安徽盛运环保(300090.SZ)。连连踩雷的联储证券产品已很难用运气不佳进行解释。

  在给《投资时报》的采访回复函中,联储证券将连续踩雷的原因总结为个别企业受外营形势影响,经营状况恶化;企业再融资渠道减少带来的流动性偏紧;风险事件的连带效应造成的集中偿付,加剧问题的严重性等原因。

  联储证券前身是众成证券,由山东、河南、湖南、沈阳、西安五家证券交易中心联合改组设立。2015年6月3日,经深圳证监局核准,公司名称由众成证券经纪有限公司变更为众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6.1亿元,自此开始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2月22日,其完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变更,由众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联储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储证券2017年年报,该公司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北京正润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禾金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五证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青岛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2.02%、14.77%、13.08%、7.92%和4.97%。

  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券商经纪业务等收入下滑,给券商经营业绩都带来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行资管产品便成为一些券商弥补收益下滑的突破口,但是发行资管产品的动力也造成了券商在融资方尽调、产品资金流向监督等多方面的“松动”,这就给投资者利益也埋下了隐患。

  对于联储证券年内多次出现产品踩雷等问题,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中小券商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谋求利润与发展的同时管理及内控水平也要跟进,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文章来源:投资时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