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2018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2022  充电 

科大讯飞“造假门”背后,智能翻译尚难取代人工

   日期:2018-09-27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6    
核心提示:  国内主攻智能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近来陷入“造假”的舆论风波。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上海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作为知名语音识别公司为会议现场提供“AI同传”。不过

K图 002230_2

  国内主攻智能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近来陷入“造假”的舆论风波。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上海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作为知名语音识别公司为会议现场提供“AI同传”。不过,有参会人士在知乎上质疑称,讯飞的现场翻译并非机器智能翻译,而是通过人工同传之后,由机器进行朗读。

  科大讯飞官方紧急回应称,该参会人士是把科大讯飞的“讯飞听见”转写功能误会成“机器同传”,并声称“科大讯飞没有造假”。随着这场“造假风波”事件的发酵,关于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和智能翻译方面的讨论不断。

  科大讯飞“造假”背后

  从现场会议的演示来看,有参会人士认为,科大讯飞的“AI同传”是在嘉宾讲话的过程中,由人工译员实时翻译后说出译文,然后再通过科大讯飞识别译文,最后把内容投放到屏幕上的。而这一略显投机取巧的方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时代财经联系上科大讯飞市场部相关人士,得到的回应是,“在许多大型会议上,科大讯飞主要有两套工作方案,除了采用全自动翻译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直接获取现场同传的声音,再同步到大屏幕上。”

  就在本次上海举办的2018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主要提供了语音识别技术,直接转写译员翻译结果并在会场大屏呈现,同时应主办方邀约,在直播中合成识别结果,展示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

  相关人士指出,在一般的语音应用场景下,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已经足以应付。然而,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语音同传的准确率还难以保证,这其中存在着发言人口音不清的状况,导致像即时同传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外界的质疑,此次科大讯飞也提出了“人机耦合”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是同传AI技术的某种形式,其实质上也是进行人工同传。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表示,当前机器的智能水平暂时还代替不了同传,“人机耦合”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而对于智能语音技术上的难题,产经观察人士洪仕斌则认为目前的AI同传技术还是不够成熟,依然还处在较为早期的阶段。

  智能翻译尚难以替代人工

  尽管科大讯飞已在智能语音领域深耕多年,但其也坦言目前的智能翻译还不足以完全替代人工。

  据悉,科大讯飞的机器翻译已经达到大学六级水平,并声称2019年将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而科大讯飞所说的机器翻译,指的便是其在今年4月份推出的新款翻译机--晓译2.0。该机支持34种语言互译、4种方言翻译以及中英文的离线翻译,最终产品售价为2999元。

  据了解,这款产品在日常交流体验上应付绰绰有余,不过在机器翻译水平上还不足以代替同传。

  在较为严肃的会议场合,尤其是涉及到政治、技术和较为敏感或专业的会议上,完全字译的方式有时候并不能充分恰当地表达演讲者的想法,而同声传译员则需要结合演讲者的语气和逻辑,传达其思想和意图,这是目前机器翻译水平都难以做到的。

  在网上也有使用过翻译机的用户反馈称,“使用翻译机进行日常交流对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有时候想翻译一下古文或者在发音稍有不清晰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在智能语音识别以及语音翻译上还是存在着不少短板,其中在遇到读音有些模糊、环境有些嘈杂等情况下,往往语音的识别率就会大幅下降。

  在这其中,首要需要解决的就是对自然语言技术的处理,而这涉及到机器的知识、情感以及逻辑能力。洪仕斌曾告诉时代财经,“要让机器翻译实现像人一样自然的理解与对话,需要涉及到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整合,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由此,无论是对于科大讯飞亦或是其他企业而言,要想让机器在任一场合、任一方式下均能带来成熟的“智能语音”体验,今后的道路都还任重而道远。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