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2018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2022  充电 

海立股份开启控股权“保卫战”

   日期:2018-09-27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36    
核心提示:  昨日,海立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大举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并表示“若控股权发生不稳定的情况,还将采取其他方式进一步提升所持股份比例”。从去年计划公开转让控股权,又因

  昨日,海立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大举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并表示“若控股权发生不稳定的情况,还将采取其他方式进一步提升所持股份比例”。从去年计划公开转让控股权,又因条件不成熟终止转让,到如今对控股权的积极维护,海立股份控股股东上海电气对手中的“控股权”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有分析人士称,此前格力电器的增持让上海电气重新审视并发现了海立股份的价值,因此展开“狙击”格力电器,维护控股权。

  控股股东增持提高控股比例

  据海立股份披露的股权变动公告,上海电气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香港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香港)于7月至9月期间,累计增持海立股份A股1591.05万股、B股2740.72万股,合计增持比例约5%,达到举牌线。此前,控股股东上海电气持股比例为20.22%,其电气香港则未持有上市公司任何股份。本次权益完成后,上海电气合计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则上升为25.22%。

  上海电气的此次增持与控股权受到威胁不无关系。昨晚,海立股份公告了上海电气的增持计划,拟未来12个月内增持海立股份0.1%~4.68%的股份。

  上海电气今年7月就曾尝试通过认购定增股份提高控股比例。据7月7日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海立股份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含发行费用),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即1.73亿股。若以发行股票的数量上限计算,上海电气在全额认购的情况下,持股比例最多将上升到33.49%。但该预案在8月2日的股东大会上遭到了否决,上海电气顺势巩固控股权的计划随之告吹。

  股权之争矛头指向格力电器

  上海电气为维护控股权的一系列动作无疑将矛头指向了二度举牌海立股份的格力电器。去年8月,上海电气曾拟转让所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并公开征集受让方,但随后因受到市场对其“贱卖国有资产”的质疑,上海电气以条件不成熟为由终止了此次股权转让。

  海立股份是格力空调上游的压缩机供应商。上海电气虽终止控股权转让,但格力电器随即对海立股份的股权产生了兴趣,并在去年9月19日持股触及5%,实现首次举牌。当时,格力电器还在监管部门的核实函回复中表示,格力曾与上海电气进行过接触,并表达了参与受让海立股份股权的意向。并且,格力电器承诺,若未来12个月内上海电气又有新的股权转让计划,格力电器将继续参与。

  当时,格力电器自称暂时“没有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的计划”。但今年7月份,格力电器二度举牌海立股份,持股比例上升到10%,成为第三大股东。近日,海立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杭州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葛明拟转让所持上市公司11.14%的股份,并公开征集受让方。

  市场纷纷猜测,格力电器有意拿下海立股份的控股权,格力电器若受上述股份,持股比例将与上海电气相接近。这也是引发上海电气此次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导火索。就目前来看,即便格力电器受让上述股份,持股比例增至21.14%,也低于上海电气持股比例25.22%,更何况上海电气已经公布了进一步的增持计划。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此前上海电气没有充分认识到海立股份的价值,格力的增持让它重新审视并发现了海立的价值,所以这个时候上海电气开始狙击格力,不希望看到海立控股权被格力拿走。目前看,格力成为海立大股东已希望不大。”

  海立股份的资本价值何在?

  那么海立股份的价值究竟何在?去年,上海电气对转让控股权的原因曾在公告中解释到,海立股份在2012年-2015年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2015年仅实现净利润0.68亿元,2016年净利润有所增长1.76亿元,因此为实现“国有股东国有资产增值收益”,上海电气做出公开征集股权受让方的决定。

  2017年上半年,受天气因素影响,空调压缩机行业销售情况良好,海立股份的经营业绩趋于改善,因此市场认为彼时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是对国有资产的低估。海立股份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9.64%,至2.81亿元,远超过海立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海立股份三季报尚未预告,但上半年净利润维持了47.08%的增长率。

  从二级市场来看,截至昨日,在今年以来沪指下跌15.13%的背景下,海立股份则逆市上涨了13.76%。刘步尘认为,上海电气当下看中海立股份的正是其营收盈利价值与资本市场的价值。“格力电器和上海电气的增持较量,抬高了海立股份的股价。海立股份二股东当下选择退出海立股份,从投资获益的角度看也是收益最大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