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省级、市级国资平台,近期市场上潜在的接盘方还包括很多民营资本,尤其是近两年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能源化工、钢铁类公司,相比于国资,这类民营资本动作明显更快。”西南一位投行人士,近期与记者交流时曾经指出。
大通燃气(000593.SZ)当属典型,短短半年时间公司数次调整方案。从重组IPO未果的江苏奥赛康药业到引入战投,再到“让壳”给荣盛控股的耿建明,如今接盘方再次生变。
9月25日晚,大通燃气公告,当日控股股东大通集团将所持有的公司29.64%股份,以10亿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顶信瑞通。转让完成后,后者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从李占通变更为丁立国。
虽然详式权益变动书还未披露,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公司注册地、股权关系后发现,新晋接盘方正是河北德龙控股的“掌门人”丁立国,他与沙钢的沈文荣、方大的方威一样,均为国内民营钢企的代表人物。
“一波四折”卖壳路
即便是作为经济学博士,李占通此前也未能想明白是否卖壳的问题。
今年3月20日,大通燃气公告,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江苏奥赛康药业100%股权。
由于奥赛康药业此前IPO折戟,此举也被视为借道大通燃气实现上市。若此次重组成行,上市公司实控人很可能会随之变更。
停牌近三个月后,大通燃气突然以“各方在公司交易税费的承担、交易对价等核心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由,终止了上述重组。
或许是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李占通随后开始寻求“外援”,并计划向德福基金、丹鼎投资出售大通燃气10%的股权,引入二者作为战略股东。
对此德福基金亦承诺,“短期内与大通燃气进行深度合作并向其注入优质资产”。通过这种方式,大通集团仍持有大通燃气31.25%的股权,控股地位未受丝毫影响。
“大通集团涉及生物医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近几年扩张速度很快,资金沉淀在了高端房地产、矿业等领域。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前期的风险敞口开始暴露,资金压力随之增加。”9月26日,一位接近大通集团的人士介绍称。
A股市场的迅猛杀跌,进一步增加了大通集团的资金压力。
至今年6月,大通集团持有的红日药业(300026.SZ)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8.93%,并先后两次补充质押大通燃气股份。其后,上述两家公司股票还在不断走低。
或许是迫于无奈,李占通最终还是重启了卖壳计划。
7月11日,大通燃气公告,大通集团解除与德福基金、丹鼎投资的任何交易和拟议交易,同时计划以9.41元/股的价格,向荣盛控股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转让大通燃气29.64%的股权,转让价格合计10亿元。
“签订的只是意向性协议,还需要经历尽调的流程,尽调团队还未进驻公司。”彼时大通燃气董秘郑蜀闽回应称。
然而,至9月25日时,大通燃气的重组计划再次变更。大通燃气29.64%股份的售价仍是10亿元,但是“买家”却从荣盛控股耿建明变为顶信瑞通的丁立国。
丁立国其人
新晋买家,非等闲之辈。
德龙控股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企业资产规模约16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为钢铁制造,公司粗钢产能高达800万吨,这一体量在行业内也算得上是中大型钢企了。
更为关键的是,德龙控股旗下的德龙钢铁还是成本管控的能手,2017年吨钢利润达到921元,位居河北省民营钢企首位。
行业盈利能力大增的背景下,德龙控股近两年无疑也积累了充足的现金流。这对丁立国而言,以10亿元的代价拿下大通燃气控制权并非难事。
“相比于国资收购壳资源的层层审批,民营资本拿壳的标准要宽松些,动作也要更快。”前述投行人士评价称。
值得关注的是,德龙钢铁和邢台新龙煤气等主要资产,均处于德龙控股体内,丁立国旗下尚无更多资产可以注入到大通燃气中,为何此时仍然选择入主大通燃气?
虽然丁立国在国内资本市场名声不显,但是他却与郭广昌、马云等商界大佬交好,这可以为他带来丰富的资源支撑。
今年5月25日,马蔚华、刘永好和柳传志等俱乐部成员,还曾经带队到德龙钢铁互访参观。
丁立国早前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2015年前,将德龙钢铁从800万吨的产能做成2000万吨,手段是兼并重组。
反观国内钢铁行业,1.5亿吨去产能任务将于年内完成,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被提上日程,对此国家发改委、中钢协也曾频频表态。
此时以低价拿下上市平台,未来也会为公司扩张带来更多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