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立的中科创星,算得上是早期投资机构中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这个基金规模53亿元的早期投资机构,过去几年中对早期投资领域中最热门的互联网行业完全不感冒,而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硬科技领域。更令人颇为惊讶的是,中科创星把投资业务做得非常“重”,比如整个中科创星的团队竟然超过了200余人,与其他早期投资机构很多仅有寥寥数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基金的业绩已为其模式的可行性带来了说服力。
“我们的第一期基金到现在五年时间了,还没有完全退出,目前的整体回报超过4倍。第一期基金投资了51个项目,其中已经有10多个跑了出来,还有20余个项目在观察期。”中科创星创始人李浩对记者称。
布局硬科技赛道
2013年,做了13年投资的李浩彼时正在思考下一步的方向,用他的话说,也正好赶上资本市场的一些机会,“当时挣到了一些钱”,也在琢磨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
恰好此时,他遇到了中科创星的另一个创始人米磊。米磊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作为一名典型的科研工作者,且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他们两人都意识到了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价值和机会。
李浩称,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备受诟病,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成果却并不乐观。
公开数据也显示,我国的科研投入每年有1.4万亿,居全球第二,而照此趋势发展,或许再过10年,这一投入就会达到全球第一,但差距就在于转化率,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为25%,而我国却只有5%。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一线科技工作者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碰到了诸如激励不到位、科技成果入股难、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等体制机制性障碍。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人口红利消失、经济结构调整等需要,高科技发展的成为迫切之事,而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等多个因素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的春天渐渐到来。
“我们觉得这个事情不只是存在商业机会,还是非常有社会价值的,能够帮助国家、产业的发展,这让我非常兴奋。”李浩称,“做投资的本质是对资金进行更有效率的配置,帮助科技项目进行转化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这件事本身也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也赋予了我投资工作的意义。”
而他拥有多年投资的经验,米磊则有着科学家的基因和思维,两人的能力和资源恰好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这让他们两人一拍即合。
“只有做硬科技建立行业壁垒,才能做出局部垄断的利润,这就比较适合长线的资金。”李浩称。
中科创星则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支持下,他们推动成立了中科创星,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其首期基金的期限便高达11年,LP主要为政府引导基金及其他社会资本。
依托着中科院的平台,又有了科技孵化投资的巨大需求,中科创星在成立后便发掘到了很多优质的项目,如奇芯光电、卓镭激光、九天微星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通过孵化科技技术,满足某些行业的应用需求而找到了市场空间。
中科创星在2015年以千万级估值投资了卓镭激光,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已成为国内工业超快激光器中最领先者,广泛应用于各种终端显示屏幕的切割加工,2018年,其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
另一个典型项目是奇芯光电。在2014年年初,中科创星与世界顶级的光子集成领域的核心专家程东博士和Brent E。 Little博士等人,成立了致力于光通信领域的光子集成芯片研究的奇芯光电,其产品目前已批量供货于中兴、华为及谷歌、facebook等企业。
奇芯光电为中科创星带来了100倍以上的账面回报,卓镭激光、九天微星等项目,也为基金带来数十倍的账面回报。而中科创星一期基金的浮盈已经近5倍。
李浩称,目前,中科创星管理的数只基金认缴总规模达53元,实缴资本26亿元,已投资项目超过240家科技企业。
科技创业者的“术”与“道”
眼下,硬科技这条曾经并不热闹的赛道逐渐变得火热起来。
“五年前,模式创新项目更受市场关注,硬科技项目的议价能力不太强。所以我们当时投项目不是很贵,抢占了一定的价值洼地。”李浩说。
他也明确的感受到,如今越来越多机构开始投技术创新,这对中科创星来说,好处在于原来所投项目容易在后续融资中获得更高的估值,但新挑战在于,不同机构在LP资源、项目资源、人才储备方面,也会形成正面竞争。
资本的火热并不能掩盖科技投资中的固有难点,尤其是选人方面。
事实上,李浩就认为,对于早期项目来说,人的因素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硬科技的创业者大多数都是科研人员背景,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标签和特征,如何甄选合适的科技创业者也并非是易事。
投资了数百个创业项目后,中科创星也获得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中科创星建立了一套针对创业者本身更为成熟的筛选标准,有一些相对具体的偏好和忌讳,如创业者必须在特定领域内的学术能力要有一定的地位、希望年龄控制在30岁-45岁之间、要有胸怀和分享精神等。“我们内部是有一个操作手册,我们把我们关心的几十个问题设置成了选项,其中也包括一些非常在意的因素,比如在诚信问题上、创业决心等方面,都是我们非常在意的。”李浩称。
“有一些科研人员在在科研方面非常强,但可能经营管理、与人交往等方面略有短板,这几年我们就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难道不善于经营管理、社交的人就成不了企业家?这些年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这样的。”李浩称,这些只是“术”,企业家精神才是“道”,“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真的对自己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奉献,‘道’是很难学的,但‘术’反而是容易学的。”
“我们坚持选有‘道’的人。实际上,我发现,我们投的科技创业者,他们的内心是充实的,如果内心没有一定的追求,没有一定的笃定,做科研这么多年早就坚持不住了。所以,我们觉得这些人身上是有企业家精神本质的东西。”李浩称,他的亲身体会是优秀的人做什么都很优秀,真正在科研行业里风生水起的人,本身是综合素质很优秀的人,他们的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
为此,中科创星成立了硬科技创业营,把创业者、科学家等聚集在一起,学一些商业的基本规律、识人用人的方法,也请了一些做科技创业的老兵,专门来给大家分享和交流,帮助创业者,这些都是在“术”上下功夫。
除了建立硬科技创业营外,中科创星还配备了大量的团队专门来帮助所投项目,所服务的内容小到进行公司注册、人才招聘,大到企业运营管理、后续融资等方面的服务,这也使得其整个业务体系变得很“重”。
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有一次李浩去德国学习考察时,德国科技技术转化平台史太白的成功模式对他非常有触动和启发。德国史太白是促进知识和技术转移转化的机构,其每年完成数千个技术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能源和环境等德国优势产业中,形成了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和知识转移平台。史太白体系是由经济促进经济会、技术转移公司、咨询中心、研发中心、史太白大学等机构组成。
“史太白的体系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深入到了每一个业务链条中。”李浩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