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金融自助设备的恒银金融(603106.SH)上市刚满一年,首发限售股解禁的同时迎来多名高管集体减持。
9月19日晚间,恒银金融披露高管减持计划,此次包括公司5名董监高在内的公司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40.25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4554%。减持计划披露时间也十分“精准”,选在了恒银金融首发限售股解禁的前夜。不仅如此,5名高管减持比例也正好符合高管在职期间转让股份每年不超过本人持股总数25%的减持承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随着市场传统现金设备需求的不断缩减,依靠银行类客户的恒银金融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缩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减少27.87%;净利润4533.2万元,同比减少49.28%。二级市场上,以前复权股价来看,截至9月20日收盘,恒银金融报12.24元/股,总市值37.7亿,较最高峰时蒸发45.7亿。
针对上述减持、营收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多次致电恒银金融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前,公司尚未有相关回复。
5董监高拟拟顶格减持
9月19日晚间,恒银金融披露高管减持计划,包括公司董事、总裁吴龙云、董事、副总裁张云峰、董事会秘书、副总裁王伟、副总裁赵再兴、监事会主席秦威在内的5名董监高,拟在10月19日至12月31日期间分别减持不超过44万股、27.5万股、27.5万股、27.5万股、13.75万股,合计不超过140.25万股公司股票;减持比例分别不超过0.1429%、0.0893%、0.0893%、0.0893%、0.0446%,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554%。
截至目前,上述5人分别持有上市公司176万股、110万股、110万股、110万股、55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5714%、0.3571%、0.3571%、0.3571%、0.1786%。其中,除了IPO前取得的股份之外,上述5人因公司2017年年报实施10转1股派0.25元的分红方案后分别取得16万股、10万股、10万股、10万股、10万股、5万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恒银金融去年9月20日上市,部分首发限售股于今年9月20日解禁。而在解禁前夜,公司就抛出了董监高集体减持计划。
不仅如此,根据董监高作出的减持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持有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5%。此次减持计划中,上述5人的减持股份数量恰好分别占其持股的25%,满足全年顶格减持规定。
股价年内最高跌幅接近六成
公开资料显示,恒银金融是国内领先的以金融自助设备为核心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ATM(自动取款机)、CRS(存取款一体机)现金类自助设备以及自助终端、超级柜台、排队机和发卡机等非现金类自助设备。
近两年来,恒银金融业绩增速乏力。上市刚满一年,就陷入业绩大幅缩水的尴尬局面。2015年至2017年,恒银金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12亿、11.69亿、14.84亿,同比增长33.01%、28.11%、26.99%;净利润分别为1.41亿、1.44亿、1.49亿,同比增长121.79%、1.82%、3.69%。
今年上半年,恒银金融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减少27.87%;净利润4533.2万元,同比减少49.28%;扣非净利润3295.95万元,同比减少61.49%。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亿进一步下降。预收款项4595.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3.79%。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恒银金融收到补助减少或也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6年和2017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金额分别为1522万、667万。今年上半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为325万元。
事实上,上市初期,恒银金融对于银行类客户的依赖性就备受质疑。招股书及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恒银金融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7.45亿、9.28亿、12.61亿,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1.7%、79.44%、85%。
恒银金融多次提示客户风险,公司客户主要为银行,较为集中。如果主要客户需求下降或转向其他厂商采购相关产品,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二级市场上,以前复权股价来看,截至9月20日收盘,恒银金融报12.24元/股,年内最高跌幅接近六成,总市值37.7亿,较最高峰时蒸发45.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