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网微信8月30日爆料称,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一职,同时贴出一份8月24日贵州省国资委下发的《省国资委关于季克良等同志免职的通知》文件。
茅台誉称国酒,其传统生产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在白酒行业,茅台的地位无疑首屈一指,无人撼动。
在季克良的带领下,茅台营业收入从1998年6.2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84.02亿元,成功超越白酒大王五粮液,奠定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截至8月31日收盘,茅台每股股价已达659元,市值超八千亿,位列A股中市值最大的白酒上市公司。
季克良之于茅台,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身为名誉董事长的他,多年里通过活动、言论活跃在公众视角,为茅台的品牌、品质背书。在茅台集团或旗下子公司的各类型活动中,记者总能够见到季克良活跃的身影,已经不闻公司具体事务的他,却也总能在人群中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
今年79岁的季克良在茅台工作超过50年,曾参与茅台的系列重大决策,属于茅台核心领导层,是不折不扣的茅台教父。他1964年进入茅台酒厂从基层做起,1998年上任茅台董事长直至2011年正式卸任,2015年正式退休,仅保留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和技术总顾问职位。
企业的名誉董事长一般由创始人、前任董事长或为公司做出巨大成就的德高望重者担任,通常是公司形象的代表。这个头衔不是公司组织架构的成员,更多是受人尊重的一种封号。在白酒行业,季克良不是唯一一个担任名誉董事长的人,还有五粮液的王国春,洋河的杨廷栋,而季克良确是最活跃的一位。
就在本月,季克良和茅台现任董事长李保芳等人外出调研,为其他酒业助力支持。14日,他和其他两位白酒行业的泰斗在品酒培训班上无偿传授自己的行业经验。此外,他还参与了部分白酒业的活动,虽然人已退休,仍不遗余力的发光发热。
在卸任了贵州茅台董事长后,季克良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是——“打小牌、带小孩、喝小酒(茅台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季克良表示,如今儿孙们都大了,有的读大学,有的读高中,见得比较少了;而小牌由于上海所住的社区中熟人不多,往往凑不齐一桌,也只剩下小酒仍在坚持。
虽然先有茅台后有季克良,但季克良的掌舵成就了茅台。季克良谈起和茅台的结缘,他出生那天,在《新华日报》上登了一则茅台酒的广告,后来有人将这份报纸找出来送给他,成了一生珍贵的收藏。
1964年季克良被分配到茅台酒厂,在偏僻的茅台镇,他从未想过这里可以酿出绝佳的茅台酒。
那时茅台产量只有200多吨,市场价是3块6一瓶。季克良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1972年后慢慢恢复过来,好起来,但是发展的速度很慢,很慢是因为茅台也有先天不足。”
季克良的贡献,不仅仅是领着茅台驶对了航行的方向,更是由于其在技术层面补足了茅台的酿造工艺,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从而填补了酱香酒国内标准的空白。
他很快发现,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蒸馏酒都不一样,有的甚至背道而驰。他深入车间、深入班组,看老师傅们如何勾、如何调,看不懂的就问,认真向勾酒师傅学习。
初为人父,有一次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妻子抱着孩子来找他,正好看到他在烤酒时累得晕倒在地。所有的苦涩,让季克良对白酒的认知更加炉火纯青。他亲自立下了“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flag,并且亲眼见证了这一天的到来。
伴随着周恩来总理的“茅台外交”,“茅台热”在国际舞台火了,产量也多了起来。
1978 年,茅台实现了17年来首次盈利。1985 年,季克良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潜心研究酿造工艺,不知不觉也成了茅台的代言人。1991 年,茅台酒新增 800 吨产能建成投产,茅台酒年产量第一次突破 2000 吨大关。
然而好景不长,1997 年开始,啤酒、葡萄酒业等发展迅猛,茅台的竞争愈加激烈。次年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中国酒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半年过去了,茅台酒销售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一。危机之下,季克良大力充实销售队伍,利用半年的时间不但弥补了上半年的亏空,销售收入 8。 16 亿元,比上年又有大幅度的上升。
2001 年 8 月 27 日,贵州茅台挂牌上交所,并在之后成为中国 A 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百元股之一。这一年,茅台酒厂实现了产量 6000 吨。2011 年 10 月,72岁的季克良从董事长位子退下的时候,茅台酒产量达到了3万多吨,茅台集团的在职员工总数达到了近一万人,销售收入达到 240 多亿元。
今年1月茅台公告称,一瓶飞天53度500ml茅台酒的官方定价为1499元/瓶,而线下出售价格已飙升到1800元一瓶甚至更高,即便如此仍一瓶难求。资深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季老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每一次茅台涨价时,他就经常开会说茅台要做“民酒”。虽然茅台现在是高档酒、品质很高,“如果卖得太贵,以我们现在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有几个能够消费得起?当然,这也不是说高档白酒就该一味便宜,还是应该根据老百姓的工资水平和市场消费的能力综合调整。”季克良说。
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喝上平价的民酒,退休后的季克良也没有闲着。他用自己的毕生知识,开始酿造“人民小酒”,这瓶酒原价299元,因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为当地价99元一瓶。生产限额为5万瓶,而且每一瓶都有季克良的亲笔签名。
为了工作,这个曾经滴酒不沾的年轻人,40多年下来喝掉了足足两吨的茅台酒,按今日市值折算,相当于喝了五百多万元。白酒行业内有人形容季克良的鼻子是全世界最为昂贵的,因为他只要用鼻子一闻便可区分出几百种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茅台酒。
如今的茅台镇,已从满目泥巴土坯茅草房,变成了中国最美的100个小镇之一。季克良时常回忆起当年用板车拖着行李走在茅台镇泥巴路上的苍凉心境,看看今天,又觉得无比欣慰。美人迟暮,英雄白头,他的名字早已与茅台紧紧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