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2018    上海  杭州  成都  期货  推广  2022  充电 

信贷资金投放逾930亿 农行普惠九成西藏农牧民

   日期:2018-08-04     来源:旁推网    作者:旁推网    浏览:39    
核心提示:  作为西藏“三农”服务和普惠金融的“国家队”,农业银行不仅在区域内的网点覆盖全县域,信贷投放总量更是金融机构的绝对主力。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限制,该行在

  作为西藏“三农”服务和普惠金融的“国家队”,农业银行不仅在区域内的网点覆盖全县域,信贷投放总量更是金融机构的绝对主力。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限制,该行在金融科技和信用建设上不断发力,以提升边境区域的金融服务质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国内15家银行金融机构在西藏地区拥有网点698个,信贷投放共1076.58亿元。其中,农行在网点数量上独占518个,基本覆盖了全县域,贷款余额931.38亿元,占比超过86.5%。此外,农行在西藏信贷投放不断加大,不良率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行历经23年实现了艰苦区域网点的全电子化,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独有的针对县村评级体系。

  “借鸡生蛋”致富

  巴吉村是距离西藏林芝市八一镇3公里的一个最大行政村,而米玛在当地一带因致富而远近闻名。80年代以前,巴吉村还很穷,老百姓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放牧、伐木等体力活,刚刚能填饱肚子。

  “国家后来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伐木和放牧都有一定的限制,传统对资源依赖的生活很难走下去了。”米玛表示,当地农牧民思想非常保守,也很少愿意琢磨其他的方式谋生。

  1989年,米玛在村里的担保下向农行贷了第一笔款2.8万元,买了一辆东风牌大货车跑运输。由于为人勤奋肯干,一年时间便还完了贷款。

  “跑运输去的城市多了,当地村民的视野也都开阔了。”米玛告诉记者,“去过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其中涉及的材料预制板销路非常好,而当时林芝市没有预制板厂。”

  米玛表示,开设工厂需要不小的资金,他第二次向农行贷款了6万元。据他介绍,1999年预制板厂正式投产,工厂从初始的6个工人发展到了现在的46个工人,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年均产值100多万元,年利润3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米玛一家多元化经营,种地、养牦牛、卖土特产、搞运输、办企业等等,一年收入超过50万元,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有了办厂的经验,米玛带头在村里集资建设沙厂。2008年,村里投资了200多万元,米玛家和村民们积极入股,沙厂于2011年顺利投产,目前投资已经收回了一半。

  数据统计,1979年巴吉村的年收入不到300元,2017年的人均收入超过237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53.6万元。截至2018年6月末,巴吉村农户贷款余额2070万元,其中涉农贷款1570万元,公司贷款500万元。三年累计发放贷款87笔,金额3540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470万元,均无不良记录。

  “农牧民的致富需要本钱,农行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很大。”米玛认为,巴吉村给藏区农牧民的脱贫走出了一条能够借鉴的路。

  在西藏朗县的申木村,格列在带动农牧民的脱贫上也是通过向农行贷款办厂致富。“村里一共28户,120人,建设了砖厂,共带动6户29人实现了脱贫。”村民格列告诉记者,西藏的投资建设近年来发展非常快,而砖块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不愁市场。

  “村里面向农行贷款了60万元建厂,每年的盈利可以达到140万元。”格列表示,这才一年时间,砖厂的发展就已经红红火火了,正考虑再向银行申请200万元进行厂房的扩建工作。

  普惠金融援藏

  西藏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商业银行在投入精力和资源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实际上,进驻西藏区域的商业银行数量不少,但是能够深入到县域,加大信贷投放的机构屈指可数。

  数据显示,目前西藏区域内已经拥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共计15家金融机构,网点数量698个。截至201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00.94亿元,增长21.7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76.58亿元,增长62.02%。其中,农行一家存款余额1963.61亿元,贷款余额931.38亿元。

  “农行在西藏发展普惠金融更多的是大行责任上的担当。”农行西藏分行行长刘永胜表示,该行是唯一一家在全县域内拥有网点的银行。如今的发展聚焦在三个维度,包括扎根高原,专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民生服务,加大自建房贷款。

  他认为,西藏地域的资源匮乏,信贷需求较旺盛。银行满足这些需求也是发展“三农”和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农行西藏分行网点覆盖全县域,“三农”贷款占比达到了39.8%,且增长非常稳定。

  在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增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的同时,农行在西藏地区的贷款坏账却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实现了“双降”,不良余额6.9亿元,较年初减少0.49亿元,不良贷款率0.74%,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由于西藏农牧民资源缺乏,传统的信贷方式往往很难奏效。农行在风险控制上推进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信贷投放的风险管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行通过在县域的网点对于县、村一级进行信用评定,然后给予一定额度的直接授信。”刘永胜称。

  农行西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县、村行政单元信用评级建立在个体上。“起初,对于个人的贷款是由村里的村长或者村支书领着网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体的情况调研,包括个人的年收入、财产、家庭状况等,按照具体情况给予信用评级,对应一定的授信额度。当一个村都致富了,村民都满足了这些条件之后,在村担保的情况下给予整个村的信用评级。同理,这种评级也能够扩大到乡镇和县一级。”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行西藏分行共评定信用县39个,覆盖率52.32%;信用乡镇546个,覆盖率79.71%;信用村4862个,覆盖率92.5%。同时,农行还在信用生态较好的区域率先打造了一批“钻石卡村”“金卡村”示范点。设立了三农金融服务点5283个,较年初增加12个。“钻石卡村”和“金卡村”分别为14个和61个,发放钻石卡2万张,贷款余额3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农行在今年6月,实现了西藏全网点的电子上线,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终结了23年来的手工作业记账时代。实际上,在一二三线城市,网点的电子记账已经很平常了。但是在西藏地区,电子记账的全覆盖却一直是农行的努力方向。

  “农行在西藏有512家分支机构,300多个营业所分布在乡村中,资源贫乏,人口较少,甚至有65个营业所是位于边境线上。这些营业所基础设施没有保障,电力、通讯、光缆等可能都很难维持,所以要实现电子上线就存在难度。”刘永胜称,2017年农行西藏分行为发电配套了151套电力设备,耗资5000多万元,今年可能还要增添54套设备,需要资金2000多万元。

  他告诉记者,西藏一些地方连电都没有,银行基础设备都不能运转。“20多年来,这些地方都采用的是手工作业的方式。”

  据记者了解,农行西藏分行实现网点上线是从2009年起步,分为7批次展开,到2012年实现了县级支行的全覆盖。2018年6月份是最后一批共计114个网点的电子化,也为全国手工记账时代画上了句号。

  “以前手工作业的数据统计可能一个季度才能进行一次,而现在是实时的了,便于银行能够随时掌握情况。”刘永胜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在手工作业的网点,手持存单的农牧民只能在存款的网点进行存取资金,跨地区、跨网点的取款都实现不了,也做不了转账等多项业务。

  “以前为了给在外读书的孩子寄钱,我要从网点取款后坐4个小时的车去县上的网点汇款,但是现在就不用了,能够直接在网点办理,要方便多了。”西藏朗县村民德钦表示,这让她省心了不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8009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