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妖异的酱菜股
“古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
全球公认的三大腌菜是哪三家?中国的涪陵榨菜、德国的甜酸甘蓝、法国的酸黄瓜(自认为天下第一的韩国泡菜已哭晕在厕所里!)。
对很多人而言,乌江牌涪陵榨菜更是自带回忆杀:谁没有过9毛钱一包的乌江榨菜拌着青春一起下饭的日子?
以至于很多人长大后还是摆脱不了“榨菜依赖症”,很多人像苏东坡一样: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最不能忍的就是没有涪陵榨菜的日子!
说一句不好听的:股市不好,还可以关灯吃面配榨菜呢!
为什么?人家便宜啊!一包乌江榨菜最便宜0.9元,最贵3元,跟白送的一样!
说到股市,涪陵榨菜(002507)这两年的股价表现太妖异了!
自2017年6月以来,涪陵榨菜的股价由最低的9.93元上涨到现在的28.98元,涨幅达到不可思议的200%,目前总市值逼近230亿。
涪陵榨菜也成为最让机构参不透,也是最让股民很懵逼的酱菜股。
但了解涪陵榨菜的人就会知道,涪陵榨菜本来就不缺奇迹。
一个屌丝小厂的逆袭
2000年以前的涪陵榨菜,像《红高梁》中“我奶奶”家的酿酒厂一样,还是一家保持着原味手工作坊的小厂子。
和当时中国千千万万个有着类似遭遇的小厂一样:涪陵榨菜当时的产能落后,人浮于事,负债累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关停倒闭都是它最合理的休克疗法。
2000年,周斌全走马上任涪陵榨菜集团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在这之前,他是上市公司涪陵建陶的副总经理,有着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经验。
更重要的是,周斌全上任后不久就碰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三峡蓄水时的拆迁,傍水而建的涪陵榨菜集团一夜之间得到1.4亿元移民迁建资金,这笔钱是周斌全大刀阔斧进行榨菜工业化改革的全部家底。
涪陵榨菜由此开始了新的战略周期。
其一,榨菜工业化改革。
榨菜产业要做大,产品必须走标准化路线、产能必须规模量产:前者保证的是稳定的口味,后者保障的是工业化规模。
在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腌菜工业化流程后,涪陵榨菜开始进行国际招标,升级换代榨菜工业化改造,就这样一步步把公司拉上了工业化的正道。
其二,解决关键工艺,让产品不留死角。
榨菜生产过程中有两个行业通病:脱盐和剂量包装。
为解决脱盐问题,涪陵榨菜的技工们在实验室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彻底啃下了这块人人畏惧的硬骨头,在市场上赢得口碑。
为了解决榨菜剂量包装问题,涪陵榨菜花了1200万元购买了4台德国设备,将整个榨菜生产线改造成为智能化、工业化的生产线。
其三,质量是产品最好的名片。
对于有些批次的产品盐分超标,涪陵榨菜本可以降价或实行内部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但遇到这种情况时,涪陵榨菜的做法是禁止出厂,全部销毁,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工业化改革后第一年,涪陵榨菜马上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2002年销售额上升到2.2亿元。
至此,一个屌丝小厂成功实现了逆袭。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在营销上,“乌江”牌榨菜也经历了一番兜兜转转。
“乌江”牌榨菜一年的产量还只有2万吨的时候,当时公司的销售人员为100多人,尽管他们到处铺货,但市场反响并不太好。
当传统的营销已走到无路可走时,唯一的办法是开辟新的道路。
2006年,《还珠格格》的火热还没有散去,皇阿妈和格格们成为很多家庭的霸屏大户。
这年6月,“乌江”牌榨菜请来“皇阿妈”张铁林为其代言人,广告排期是在《新闻联播》之后最紧俏的时间段,当时两个月的广告费用是700万。
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告播出后,“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很快火透大江南北,乌江榨菜迅速收割了全国一大波受众,以后每年的销售都得到20%-30%的增长。
接下来,上市就成为乌江榨菜的下一个目标。
但是乌江榨菜要上市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单件产品的利润太低:曾几何时,一包乌江榨菜的利润只有5分钱,在资本市场上,这样寒酸的低利润是不好讲故事的。
为此,乌江榨菜采取了两个措施:
其一,提价。
2008年,利用冰灾时期菜头减产的机会,涪陵榨菜旗下产品上浮了23%,单品价格提高至3块钱,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又分别上调10%和8%。
京东上12元5包的涪陵榨菜
其二,增加榨菜的附加值。
涪陵榨菜将100余种产品砍掉近80%,市场上仅留下最赚钱的20多种主力品种,这种精品战略一方面减轻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榨菜的附加值。
2009年,“乌江”牌系列榨菜销量7.12万吨,占全国榨菜市场近14%,位居榨菜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以“中国酱腌菜行业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2017年,涪陵榨菜的销售总额超过15亿,利润近5亿。2018年半年收入超过10亿元,全年收入超过20亿元可以预期。
3块的榨菜,一年卖出20亿,单一产品的市值近230亿,这近乎是一个神话。
涪陵榨菜的神话也告诉我们: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品牌,也能占领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