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造假事件风波未平,公众健康安全领域再度疑似爆出黑天鹅事件,这次被击中的是以体检为主营业务的美年健康(002044.SZ)。
7月29日,有自媒体爆料美年大健康体检“黑幕”,如未能检查出癌症其他医院却确诊、用已去世医生名字给无证医生使用等,作者自称是曾在广州美年工作4年的前员工。经过一天时间发酵,阅读量早已突破10万。
7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遭遇有组织黑公关,文章故意歪曲事实、恶意中伤,已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配合司法机关依法打击。
紧随其后的是深交所关注函,面对多方质疑,深交所要求美年健康认真自查公司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状况、公司经营开展的合法合规性等。
双方各执一词之时,资本市场已先有反应,周一美年健康股票跌停,收盘价为19.53元/股,一天市值蒸发约68亿元。医疗卫生板块再受打击,今日大跌2.6%。
假医生or黑公关
昨天开始,一篇题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内容又一次触及公众健康的神经,引发广泛关注。
作者称在曾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办公室工作4年,爆料称今年1月发现有客户体检报告正常,但在其他公立医院确诊癌症晚期,体检医生却早已因病去世,美年冒用已去世医生名字给无证医生使用,并有多起无证人员操作专业医疗设备现象。
今天,美年健康发表题为《美年大健康遭遇有组织黑公关,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告,点名指出上述自媒体文章罔顾事实,对公司声誉构成严重侵犯,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已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委托广东正大方略律师事务所对该恶意侵权事件依法取证并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公告同时也澄清,文章中的患癌客户体检套餐并无能诊断筛查肠癌的项目,客户病人事后也未表示异议;医生资质问题是不符合事实,广州美年所有医护人员均持有专业资格证及执业证;提到的多种医疗设备没有辐射或辐射低于国家标准,确保质量与安全。
美年健康的回应将事件定性为“黑公关”,要求传播相关不实言论的媒体或个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对怠于删除不实内容者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截至记者发稿,微信公众平台已显示该内容存在争议,不过最早发布该文章的自媒体仍未删除相关内容。
7月30日晚,美年健康再次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澄清报道内容不实,有关个人歪曲夸大事实、恶意抹黑公司的行为,已经对公司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公司股东的利益。
股票跌停、医疗板块下挫
事实上,美年健康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非常亮眼。7月26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8%。
机构此前也对美年健康前景看好,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各大券商针对美年健康的个股研报多达37份,均为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等正向评级。今天中信建投的研报认为,公司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体检机构,也是全国最大的健康数据平台和流量入口,继续看好公司的龙头壁垒和大健康平台价值。
事件真相如何尚未明朗,但资本市场已经率先对黑天鹅作出反应。今天,美年健康股价开盘即告跌停,股价重挫2.17点,一天市值蒸发约68亿元,收盘价仅为19.53元/股,自今年3月初以来首次跌破20元大关。美年健康今天成交量为1619万股,成交金额3.2亿元,资金流主力净流出6582万元。
机构也已经闻风而动,龙虎榜显示,今天卖出金额前五名中排名前三都是机构,第一名卖出金额高达3243.29万元,占总成交比例10.25%,前三名机构总共卖出比例约占今日成交20%,深股通和国泰君安临沂北京路证券营业部分居第四和第五。
还未从疫苗造假事件恢复过来的医疗卫生板块再度遭到打击,今天下跌2.6%,成分股中下跌股票高达195家,仅17家上涨。跌停的股票除美年健康外,还有九芝堂(000989.SZ)、明德生物(002932.SZ)、艾德生物(300685.SZ)和智飞生物(300122.SZ)。医疗卫生板块从5月29日峰值9275.94点跌至今天7681.21点,短短两个月指数下跌17%。
监管及时出手
疫苗造假事件在前,美年健康又爆黑天鹅,令市场再度联想到三天前退市制度修改中涉及公众健康安全领域的有关内容。
7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本次修改也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明确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实施规则。
美年健康事件已引发深交所关注,今晚深交所下发关注函,针对相关媒体质疑,要求公司认真自查公司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情况,是否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公司经营开展的合法合规性,媒体质疑的“误检漏检”是否属实等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