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海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业企业)收到上交所的对其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问询函。在问询函中,上交所对标的资产业绩承诺的可实现性以及此次并购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问题提出询问。
业绩承诺能否实现?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首先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的可实现性提出质疑。根据预案披露,标的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109.97万元、864.89万元和230.16万元,2018年度至2020年度业绩承诺分别为5,500万元、8,000万元和11,500万元,较报告期业绩增幅较大。
三年加起来,业绩承诺金额为2.5亿元。对于标的公司凯世通来说,这个数字不小,因为2017年凯世通的营业收入892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86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仅有423万元。
2018年第一季度,凯世通净利润只有23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27万元,完成额不到全年5500万元承诺额的1/20,差距甚远。标的公司为何做出如此大胆的业绩承诺?
据收购草案显示,凯世通2018年-2020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2.6亿元、3.6亿元;预计净利润分别为5015万元、7926万元、1.12亿元,与业绩承诺额基本相当。
如此看来标的公司对未来的业绩比较有信心,不过,上市公司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的补偿要求也绝不“含糊”,根据业绩补偿方案,如果凯世通截至当期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数低于截至当期累计承诺净利润数的95%,凯世通香港、苏州卓燝应按此次转让股份比例对万业企业进行补偿。
另外,除了要求凯世通主要股东出具业绩承诺及业绩补偿承诺外,万业企业还对凯世通的应收账款、员工稳定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要求凯世通实控人JIONG CHEN至少在凯世通任职60个月,并与凯世通签订期限至少84个月的《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同时,公司股东还需确保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至少在凯世通任职60个月。
是否构成重组上市?
上交所比较关心的另一问题就是:此次并购有没有构成重组上市?因为根据草案披露,万业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2018年7月17日发生了变更,现任二股东三林万业拟向集成电路基金转让其所持万业企业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三林万业持股比例将变更为13.53%。由此,浦科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朱旭东、李勇军、王晴华将成为万业企业实际控制人,一改此前万业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
因此,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结合标的资产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发行股份、主营业务等指标情况,补充披露此次交易是否构成重组上市。
事实上,根据此前发布的交易报告书显示,万业企业认为,“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重组上市”。
上市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首先,拟收购资产凯世通规模不大,未触及《重组管理办法》的规模指标;其次,此次收购的交易对方均为非管理方,且交易后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也较小,不会成为关联方;再次,尽管万业企业在过去60个月内从有实际控制人到无实际控制人,再到有实际控制人,但由于收购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所以也不触及重组上市。
而且,为了说明不构成重组上市,万业企业还专门出了一份《关于本次重组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的说明》,详细解释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各种原因。不过,此前相关规则对重组上市判定已经有了“兜底条款”,是否构成重组上市,或是否有规避重组上市的嫌疑,还需监管部门定夺。
而此次上交所对重组上市的问询说明接管部门已对此开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