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新规过渡期即将到限,而在金融去杠杆、央行MPA考核体系以及监管政策升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对资本补充的需要愈加迫切。
6月26日晚,吴江银行公告表示收到证监会通知核准该行发行2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至此,已经有吴江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4家上市农商行的可转债发行计划获得批准。而5家上市农商行中唯一没有获批的张家港行也在6月15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
目前,银行业普遍存在资本承压的情况,而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可以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此外,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也放宽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今年3月份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以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看齐可转债
随着去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可转债逐渐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补充核心资本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混合资本工具,可转债从去年开始迅速扩容,其允许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
吴江银行公告表示于6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2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
该行于去年8月份发布拟发行可转债的公告,表示该行上市后,通过区域扩张、业务结构优化等措施,预计资产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快的业务增速亦会导致该行风险加权资产持续提升,进而对资本产生持续补充的需求。据了解,吴江银行的规模增速在5家上市农商中表现不俗,其业绩指标多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水平。该行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18.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1亿元,同比增长12.43%。2018年一季度,该行归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13.71%;营业收入为6.98亿元,同比增长12.25%。
吴江银行在其A股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报告中表示,随着该行各类资本消耗型业务持续较快增长,资本充足压力逐步体现,未来仅仅依靠留存收益较难支撑公司业务发展以及资本监管要求,通过发行可转债,本行将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
而张家港行6月15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对此,张家港行相关人士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业务转型、发展以及综合化经营的需要,该行对于资本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标准,该行认为有必要在自身留存收益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外部融资适时、合理补充资本。
据了解,可转债完成转股之后可以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仅可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但可转债计入核心一级资本需要跨过6个月的转股期,还需要满足条件触发相应条款方可完成转股,耗时在2~5年之间。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可转债比较适合资本充足状况“无近忧但有远虑”的上市银行发行。“而由于可转债发行时计入应付债券,如该项占比较高,发行或存在障碍。另外,可转债发行需要兼顾原有股东的利益,对于市净率在1左右的机构可能更为合适。”
“可转债转股后是可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因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现在也只有IPO、定增和转股后的可转债可以做到,且对于可转债也只有上市公司(银行)才可以发,定增又有新规约束,再加上可转债的发行成本比较低,利率也才1%~2%左右。”厦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任涛表示。
2017年以前,上市银行资本主要补充方式多为定增、优先股与二级资本债,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与二级资本。相对而言,可转债也是银行补充资本的手段之一,发行的规模和数量却并不多。
去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融资方式作出了限制,从而客观上促进了可转债的发行。去年以来,已经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等多家上市发行可转债的计划获得批复。
而不可忽视的,随着大盘的下跌,银行可转债上市接连遭遇破发。例如今年2月14日上市的江银转债,上市当天收报97.76元;而3月14日上市的无锡银行的可转债——无锡转债,以99.88元开盘,盘中一路震荡向下,最终全日下跌2.57%。
对于多家银行采用可转债补充资本方式的现象,上述张家港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A股上市银行较为常见的再融资品种包括非公开发行、可转债、优先股等,上市银行会根据自身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水平等因素,选择较为适合自身实际的品种。”
而吴江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行也将结合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公司业务经营实际需要以及监管政策对资本补充的影响等因素,在严格遵守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资本工具,推动本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回报股东和社会。”
资本承压
在去杠杆、破刚兑、上下穿透等监管的要求下,表外资产逐渐回表,以往被隐藏的资本占用将会被重新计提,银行的资本消耗不可避免。
以张家港行为例,该行在回复证监会关于该行债转股的反馈意见中表示,在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2.6%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5%的前提下,2020年该行资本缺口将超过25亿元,2022年本行资本缺口将超过47亿元。
海通证券团队认为,银行总体的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监管要求,但从结构看,部分中小行存在达标压力。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底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5%,资本充足率为13.65%。但是从2017年和2018年的一季报数据看来,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据了解,目前国内银行资本考核主要有银保监会的资本充足率和央行 MPA 考核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的监管。另外,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新规过渡期要求, 2018 年底前,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需分别达到 8.5%、9.5%、11.5%,其他银行需分别达到 7.5%、8.5%、10.5%。
华宝证券分析师杨宇认为,在过去金融加速创新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可以减少银行表内资本计提的监管套利途径,导致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大于显露出的风险,资本充足率被高估。
“之前规模扩张得太快,根据MPA监管要求肯定要补充资本,尤其是规模小、规模增速高的银行更是要不断补充资本。仅仅靠内生的利润是不足以补充规模扩张所要求的资本量的。”东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胡文豪表示。
“现在银行表外资产回表,特别是理财等,需要重新计提资本,以及银行自身又要增长,也需要资本,因此资本的补充既有必要,也需要前瞻规划。”任涛认为。
谈及银行的资本压力,上述张家港行人士表示:“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消耗了公司的资本金,此外,近年来中国银监会陆续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或规定,对银行业务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业务发展的资本压力,公司作为地方性农商行及时根据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内在需求,拟通过发行可转债方式适时补充资本,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