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餐饮”,从菜品品质到服务水平再到管理理念,都曾经是行业标杆。在香港一家家餐厅的背后,体现着香港餐饮人高度敬业、追求品质的精神。
然而近一两年,从香港餐饮品牌处传来的,却全是一个个,撤出内地的坏消息。
香港餐饮品牌怎么了?
翠华、稻香……“港式美食”风光不再
香港作为驰名中外的美食之都,在110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汇聚了超过1.5万家餐厅。香港餐饮进军内地,一直以“港式美食”为最大的招牌,以其优质的食材和复杂的烹饪技巧,每到一处都能够成为引人注目的特色美食。
11月13日,翠华餐厅——首家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的茶餐厅,迎来50年华诞。把一家小小的茶餐厅做成了上市企业,这个餐饮集团曾经成了餐饮界的一个励志神话。
然而,从2014年开始,翠华集团(01314)的业绩便开始一路下滑,并于去年下半年发布了卖盘意向。
卖盘未遂,翠华在今年又经历了股东纠纷的多事之秋,最新的年报称其营业收入较上一财年下滑约1.2%,仍将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内地经济放缓、香港零售业于转差以及中国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和消费减少。
环顾一众香港餐饮品牌,近年来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并不止翠华一个。
10月中旬,香港老牌快餐品牌大家乐(00341)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结束华东区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的公告,现在华东地区的 11 家大家乐已经全都停止营业。
这意味着目前在中国内地,大家乐只剩下 88 家分店,并且全部位于广东省。
香港稻香集团在进入内地时一度成了“网红餐厅”,就餐高峰需排队两个小时以后,趁势北上的稻香在内地开出了40多家门店。
随着内地门店的扩展,稻香却很快风光不在,根据稻香控股(00573)最新的半年报显示,稻香集团的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10%,净利润更是大跌超过50%。
这些香港餐饮品牌,为何接连走下坡路?
市场在变,茶餐厅却没变
内参君综合了多位餐饮界人士的看法,总结出了香港餐饮品牌近年来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1。大环境:“香港热”正在退潮
在各品牌的财报当中,纷纷将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甩锅”给经济大环境。但从去年开始,多个行业出现回暖,内地餐饮业发展迅速,而香港餐饮却始终感受不到“暖意”。
表现不佳不只在内地。随着近年来海外旅游的飞速发展,“香港热”呈现退潮迹象,中国内地旅客人数不断下降,持续影响着岛内的旅游、零售、餐饮行业,香港饮食业工会曾表示,岛内餐厅“倒闭潮”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看空香港经济”的观点甚嚣尘上,给香港餐饮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大家乐、稻香、翠华的主要营收依然来自香港,同样难以幸免。
2。消费升级,打破了香港餐饮的“高端地位”
曾经,香港餐饮进军内地,如同西餐咖啡一样,多走中高端路线,无论是茶餐厅还是粤菜馆,定位都比同类型餐厅要高一些。
翠华在香港始终是低客单价高翻台率的亲民街边店形象,进驻内地后却摇身一变,走起了中高端路线,店内装潢华丽精致,同样的菜品普遍比香港门店价格要贵上一截。
而这种“高端路线”,却正在被内地餐饮市场的消费升级打破。
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餐饮业态极大地丰富,消费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以茶餐厅为代表的香港餐饮,在内地人心目中逐渐失去了新鲜感,转而宠幸更加吸引眼球的“小鲜肉”品牌。
3。创新慢,难以适应电商、O2O等新兴模式
也许是由于香港餐饮的长期领先地位,面对市场格局的悄然改变,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对餐饮品牌价值的重新理解,一些香港餐饮品牌的管理团队表现得相当不敏感。
有业内人士称,一些香港餐饮品牌的管理者,在管理模式和思维上却表现出了严重固化,难以适应内地出现的电商、O2O等新兴餐饮消费模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
茶餐厅的许多单品都非常适合作为外卖,但是在这波哄哄烈烈的外卖大战当中,实力雄厚的香港餐饮品牌却没有抢占先机。稻香今年下半年才在财报当中表示将使用网络平台发展外卖业务,迎合年轻人群就餐习惯的重大变化。
4。面对广阔的市场,运营和供应链没有跟上
在香港是妇孺皆知的著名品牌,进军内地后却要面对比岛内大无数倍的广大市场,香港餐饮品牌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扩张之路往往越走越艰难。
翠华餐厅2012年上市前,大陆餐厅仅4家,2016年已经达到了24家,增长了5倍,但营收增长了不到2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香港面积小,翠华的复制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有规模效应在。但是当翠华开始分散的在中国内地复制时,问题就出现了。
“翠华目前在内地只在上海设有中央厨房,但它要为分散在上海、南京、杭州、无锡、武汉等地的餐饮配送和管控那80%的品类,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
5。“竞争对手”内地品牌,现在升级迭代飞快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却没有闲着。由于管理团队本土化,内地餐饮品牌对于市场发展趋势的理解更加敏锐,反应也相当迅速。
当品牌出现老化的危险,小南国早已在打造品牌矩阵,扶植南小馆抢占轻食市场份额,还看准机会取得了米芝莲的代理权;百胜中国不断在为必胜客和肯德基寻找新的品牌定位,在试点城市打造各种概念店来刷新消费者认知……
当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以桂满陇、巡湘记为代表的“视觉系”餐厅,打造出极度风格化的就餐环境,一步一景,一店一格,充分满足了年轻人爱新鲜、爱分享的消费心理。
当价格竞争蔓延至供应链端,海底捞早已将自己的火锅底料生产商颐海成功上市,新辣道孕育的信良记则早已不在局限于火锅食材供应,摇身一变成为了小龙虾供应链上的大咖。
上有大型餐饮集团全面布局,下有“小鲜肉”网红品牌频频刷屏,香港餐饮品牌在这场越来越激烈的厮杀当中显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内地餐饮市场发展迅速、消费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为了就转局势,香港餐饮品牌纷纷推出了新战略,大家乐退守华南地区,稻香集团盯紧“二孩经济”、布局宴会市场……
也许这正是餐饮行业的特点: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更新。
当茶餐厅们走下神坛,香港美食必须为自己找到另外的特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