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先后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监会2013年11月实施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加强对相关责任主体的市场约束。其中,要求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提出上市后三年内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稳定公司股价的预案,预案应包括启动股价稳定措施的具体条件、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等。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发行人回购公司股票,控股股东、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
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10家2016年以来登陆A股市场的银行股,均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了股价稳定预案。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承诺,A股股票上市后3年内,如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非因不可抗力,将启动稳定股价的相关措施。
4月23日至5月22日,上海银行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6.27元/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截至5月24日,江苏银行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7.90元/股,达到实施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上海银行公告称,由于境内商业银行回购股票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等原因,将不采取回购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该行将由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联和投资、上港集团、桑坦德银行三家股东拟增持的金额均不低于最近一个年度获得现金分红总额的15%,分别为拟增持不少于5990万元、2919万元、2919万元。
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今年一季度业绩分别增长13.52%、10.32%,跻身表现较好的两位数增长的银行行列。再看资产质量,上海银行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10%,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江苏银行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41%,与上年末持平。然而,良好的基本面没能阻挡住两家银行股价持续回落。5月29日收盘,上海银行15.62元,较上市初期的炒作高点调整近35%;江苏银行7.32元,较上市初期高点累计回落约50%。
如此“炒新”过后连续股价调整的现象,在次新银行股中十分普遍。“炒新”更火爆的张家港行,现已较高点累计下跌75%左右。杭州银行目前较上市初期的炒作高点回调约45%,是另一只可能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次新银行股。杭州银行稳定股价措施的触发条件与上海银行相同,对应上年底的每股净资产。该股去年底每股净资产11.42元,而今年3月28日股价最低跌至10.82元,5月29日收盘11.73元。
两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再次凸显银行股破净多的尴尬。沪深两市现有近百只破净股,其中银行股是“老大难”。5月29日收盘,26只银行股中有15只破净。华夏银行市净率0.7倍,是股价较每股净资产打折最严重的银行股。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4只银行股市净率低于0.8倍。
在有的投资者看来,大股东增持1亿多元用于稳定银行股股价似乎“杯水车薪”。但需要看到,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目前估值较低,动态市盈率均低于7倍。资产质量改善、业绩预期向好,是银行股估值修复的根基所在。20只银行股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其中包括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在低估值的基础上,引入长期资金的前景较乐观。
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近期均有大股东主动增持。上港集团5月8日至18日增持上海银行约3.04亿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5月18日、21日增持江苏银行1209.27万股。有券商分析称,大股东增持反映出银行股被低估的现状,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