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起,“奇瑞打包整体出售”的传闻不断出现,那个曾经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奇瑞汽车,如今也沦落到要 “要把自己卖掉”的境地吗?
这回,奇瑞可能真要“卖身”了!
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
根据本次大会达成的决议内容,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的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这一决策,意味着“奇瑞被收购”一案终于尘埃落定,也标志着奇瑞的“混改”之路正式拉开大幕。而传闻的接盘者名单里有两家对汽车领域虎视眈眈的公司:宝能和五粮液。
从国产一哥到亏损不止
奇瑞,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从一家村办工厂起家,原来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没有成功。后从福特获得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开始,慢慢发展为零部件工业公司,再到后来成为真正意思上的汽车生产厂商。
可以说,奇瑞一路走来风光无限。
从1999年12月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到2007年8月,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只花了8年时间,就成为当时中国自主品牌“一哥”。
但即便如此,一时风光无限的奇瑞,还是陷入了亏损的状态。
2017年,奇瑞汽车共销售汽车38.7万台,同比下滑14%,当年奇瑞汽车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下滑10.59%;营业利润为亏损3764万元,净利润2.64亿元。而至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营业利润为负6.76亿元,相比去年亏损还在持续!
而现金流方面,奇瑞汽车2016年为35.27亿元,去年经营现金流骤减为负31.22亿元。
除此之外,奇瑞控股对奇瑞汽车存在高额债务。2017年财报披露,截至当年年底,奇瑞汽车对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达到159.23亿元,其中,对奇瑞控股的应收账款为112亿元。
被资金瓶颈困扰的奇瑞,也想过借壳上市。
多位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在接受《出行财经》采访时表示,奇瑞股份引进战略投资,旨在为其奇瑞新能源业务借壳上市做铺垫。而“壳”就是曾屡屡涨停的“妖股”——安凯客车。
但目前为止,奇瑞并未成功完成上市。
迷失自我,掉队严重
奇瑞近几年销量下滑、亏损不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
1。品牌过度扩张
很多人对于奇瑞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的低端产品——奇瑞QQ上。2008年,势头正旺的奇瑞一口气推出29款新车,包括奇瑞五娃在内的概念版本,纯粹为了蹭奥运会的热度,与奇瑞QQ几乎一样,毫无创新可言。
事实上,奇瑞还曾出现过100多个车型并存的混乱时期。各品牌车型价位高度雷同,弱化了奇瑞本身的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导致了企业内部品牌间的互相竞争,对奇瑞品牌造成反噬,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2。军心不稳
当时奇瑞营销方面人事变动频繁,平均15个月就会换1个营销总经理。导致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营销方向以及品牌定位,使得奇瑞在这些年错过了最佳的品牌上升时期,这也为奇瑞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同时间接导致奇瑞陷入死循环,成立新品牌→卖掉→再成立新品牌→再卖,毫无任何延续性的战略。曾经把高端化寄托在观致身上,现在又推一大堆新品牌分散精力,但基础根本就没打好。对奇瑞长远发展来讲,最好的选择就是集中精力把奇瑞品牌做好。
3。质量问题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圈内人常这么评价奇瑞。其实奇瑞汽车质量不断遭到车主的质疑,在车质网汽车投诉网站上车主投诉:发动机异响、抖动、功率不足、变速箱异响等问题,下图是投诉网站上艾瑞泽5车主投诉的问题,这仅仅是一款车型的。
奇瑞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奇瑞捷豹路虎,作为奇瑞唯一不错的“现金牛”,为奇瑞带来的除了代工费收益之外,对于技术创新的帮助尚未做出明显成效。
为了扭转销量困境,奇瑞还在今年4月发布了“奇瑞雄狮”集团智能化战略,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等做出了全面规划,但这也对奇瑞的资金提出更为刚性的需求。
像目前做的比较有起色的奇瑞新能源汽车,小蚂蚁(eQ1)系列,大批被用于分时租赁行业,未尝不是一个好卖点。但要用这些10万元价位的低端车型,撑起整个奇瑞的营收,暂且不太可能。
而四大民族自主汽车品牌,奇瑞、长城、比亚迪、吉利当中,奇瑞是唯一一家国有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车企。
反观其他几家非国企的品牌,做的风生水起。长城的子品牌平民系列哈弗、高端系列WEY销量持续冲击榜单前排。比亚迪凭借着对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前瞻判断,砸重金抓住新能源技术。吉利更是大动作频频,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入股戴姆勒,还建立了年轻化高端品牌LYNK&CO。
显然,奇瑞在产品力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扩张品牌,结果适得其反。而且一开始的定位,也让其在进军高端市场时屡屡失败。质量、性价比的降低让其在低端市场也倍受排挤。
丢掉自主品牌“一哥”宝座后,迷失自我的奇瑞终于悬崖勒马了。引入资本进入,未尝不是自救的好办法。
宝能、五粮液接盘?
在奇瑞第九职工代表大会上,还流传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奇瑞计划出让其归属的51%的股权,目前有6家意向入股方已经进入到了谈判阶段”。
以物流起家、以保险著称的宝能集团在进军房地产领域时遭遇不顺之后,于是转眼资本市场一致看好的汽车领域。
去年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后,便以65亿收购观致51%股权,正式入主观致汽车。通过并购,宝能汽车版图的发展按下了快捷键。
但值得一提的是,宝能并购的观致汽车,是奇瑞汽车的“亲儿子”。
在出让股权之前,观致的持股情况为奇瑞汽车和美国量子公司(Quantum LLC)各占50%股权。
收获奇瑞“亲儿子”观致之后,宝能是否会再砸钱吞下奇瑞呢?
答案,似乎已经明了。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造车不同的是,宝能没有做出概念产品,就更别说生产资质了,反倒是手里拿了不少地皮。
在宝能集团规划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中,收购只是其造车计划的一部分。另一个大动作便是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新能源生产基地。
去年一年,宝能相继在杭州、昆明、广州、陕西西咸等地与当地政府达成新能源汽车合作意向,共同建设新能源车产业园等项目,规划投资总额高达1240亿元。在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背后,特色小镇、商业综合体、文化体育等新地产产品也相继浮出水面。
地皮有了,如果能够再拿下奇瑞的股权,那宝能就能顺理成章的开始造车了。
除了宝能,还有一个买家可能是五粮液。
2017年12月,奇瑞独资子公司凯翼汽车,变更为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奇瑞汽车、五粮液集团全资子公司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三方持股。
曾多次进军汽车领域的五粮液,如今又有动作接触这一领域。作为五粮液故乡的宜宾市,自然也会大力支持这样的项目。至于,五粮液是否能入股奇瑞,能占多少股,目前尚无定论。
写在最后
奇瑞汽车,是国有控股企业,完全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奇瑞又恰巧处于销量不佳、亏损爆发的初级阶段。200亿元引入外来投资者,对奇瑞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举两得的事,而对于接盘者们来说,这笔买卖可能并不是谁都想做。(你懂的)
最后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与奇瑞共勉,即“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祝奇瑞汽车早日“拨开云雾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