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TCL集团迎来了中信证券、信达证券等机构前来调研。调研中,集团资产重组的进度与未来规划等成为关注的焦点,公司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探讨。
集团资产重组的进度与未来规划
2017年,集团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增持华星,实现对华星光电的实际全资控股;深圳华星光电在6月份完成对华显光电的收购,实现半导体显示产业集中运营管理;TCL多媒体于11月完成20亿港币融资,并计划更名为TCL电子控股,以打造国际化的TCL品牌消费电子终端产业集团。2017年9月,集团转让TCL通讯49%的股权,引入具备产业背景和业务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加速TCL通讯科技的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2017年集团重组、清理和剥离非核心业务企业共24家,原部品及材料业务单元完成收缩。
未来,集团将会按照既定的资本架构调整规划,逐步将通讯和家电业务分拆至香港“TCL电子”上市公司平台,打造国际化的TCL品牌电子产业集团。今年,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阶段工作将基本完成,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及实体将减少到30家以内,简化公司结构,聚焦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效益,更好地体现企业的市场价值。
多媒体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多媒体充分发挥与华星光电的产业协同优势,产品力大幅提升,同时集团全球化的渠道布局和品牌影响力拉动海外销量的快速增长,销量实现逆势增长,2017年集团电视销量达到2377万台,全球市占率接近11%,居全球第三。今年一季度仍保持快速的增长,同比增长35.6%,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产品结构持续改善,4K、55寸以上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公司量子点电视、曲面电视等高端产品销量保持增长,带动公司产品均价的提升。
通讯Q1业绩大幅改善的原因以及2018年通讯的业绩预期
通讯业务在2017年对集团业绩有较大拖累。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对通讯业务做了战略转型与变革,主要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主动收缩,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控制有效改善等措施来提升经营效率。
今年一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减亏三分之二。2018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费用控制、提升产品毛利以及存货有效管理等措施,有信心将大幅改善通讯业务。
今年一季度面板价格较同期有所下降,但华星仍然保持了较高盈利的原因
华星光电通过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及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面板价格波动的影响,华星在行业内一直保持效率领先的优势,我们的主打产品在行业内成本优势较为显著。华星光电将继续推进提效降本和产品结构优化工作。
华星在行业内能保持领先的盈利能力的原因
华星的资本开支效率高,在产线的原有投资金额下,通过工艺的改进和良率的提升,实现实际产能较设计产能有大幅提升,产品的成本优势显著;其次,华星具有较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如两座8.5代工厂都在深圳光明,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运输与管理成本;同时,华星具有良好的客户结构,电视面板保持满产满销,各项期间费用较低。
公司在OLED面板的布局
在小尺寸OLED方面,公司在武汉投资350亿元建设6代柔性AMOLED面板产线(t4),已于去年6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量产,公司OLED试验线已开始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试制。
在大尺寸OLED方面,公司大力开展印刷显示OLED的技术研发,以克服目前蒸镀技术所呈现的低良率、高成本的瓶颈。公司旗下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承建单位,与国际领先的材料和设备商及面板生产厂商进行战略合作,积极开展印刷式OLED的材料和工艺的技术开发,以及量产应用推广,建设了4.5代印刷OLED试验线,公司11代线预留了OLED产能。
公司投资建设第二条11代线是基于的考虑
电视面板市场正在向大尺寸、超高清显示转移,65英寸及以上彩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8K产品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抢先战略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场,以满足未来几年日益增长的8K产品的市场需求。
华星光电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自2013年以来,华星光电EBITDA利润率指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此次加大面板战略投资布局,将驱动华星光电未来的业务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并大幅提升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t7项目同时规划了部分印刷OLED的产能,以实现国内大尺寸OLED产品的突破,引导行业新技术趋势的走向。在技术储备方面,华星光电以广东聚华为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建立印刷显示联合实验室,加快印刷制式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及量产应用。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显示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目前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